鉅大LARGE | 點擊量:432次 | 2022年10月17日
造車新勢力和傳統車企的博弈,關鍵是什么
蘋果手機開啟觸摸屏帶來的全新交互體驗,那時誰能想到諾基亞、摩托羅拉等行業巨頭會衰落得如此之快,那么現今造車新勢力的各種創新,或許會與手機行業一樣,開啟汽車行業的變革。
新能源市場火熱嗎?這仿佛并不能算作一個問題,大多數人都能給出答案。的確,當下全球車市都將新能源車型當作未來的發展方向,新能源市場是火熱的,其實在新能源市場更應該關注的是造車新勢力與傳統車企新能源車型之間的對撞。
創新是造車新勢力最大優點
創新是一件極具破壞性的事情,前者無數次失敗,后者在前者失敗的基礎上繼續創新,而前者的失敗奠定了后者的成功,所以當下許多造車新勢力被消費者所看不懂的創新,將為后發的造車新勢力奠定堅實的基礎。
從特斯拉說起,當初特斯拉車型的中控大屏從操作邏輯、系統交互、使用便利等地方都有消費者吐槽,但誰能想到特斯拉的大屏引領了汽車的潮流,當下消費者已經將車內大屏列為考慮因素,就連下代奔馳S級諜照內飾都出現了一塊中控大屏,而放棄原有的貫穿式屏幕。
充電溫度:0~45℃
-放電溫度:-40~+55℃
-40℃最大放電倍率:1C
-40℃ 0.5放電容量保持率≥70%
當下中國造車新勢力中的拜騰甚至出現了50寸全觸摸大屏,等到未來自動駕駛普及,誰又能否認這樣的創新會給我們的車生活帶來怎樣的革命?至少可以預測到這塊大屏不是簡單的信息提供,而會使我們的生活與汽車更緊密,如同當下手機已經演變成一個“人體外掛器官”一般。
蔚來汽車作為當下中國造車新勢力首家銷量破萬的車企,電池換電方式的創新則為當下純電動車續航里程提供了一種新的解決方式。或許當前換電方式對家用車來說并不算實用,等到公共交通車輛新能源化,換電方式普及對于以車為收入來源的群體則是重大利好,畢竟短期內我們還沒能看見電池技術有重大突破的趨勢。
資金與資質困擾著造車新勢力
創新是造車新勢力相比傳統車企的一大優勢,這里不是說傳統車企沒有創新能力,而是造車新勢力因為其較小的企業規模,集中力量根據自家車企的重心進行突破是更好的方式,所以消費者才感覺傳統車企在創新方面總是慢一步。
較小的企業規模雖然讓新勢力在創新方面走到前列,但也是它們所面臨的最大困境,所以網絡有“造車新勢力就是在燒錢”的言論,造車新勢力融資的幾十億通過建廠、研發、采購、宣傳等一系列流程下來往往所剩不多,所以蔚來汽車選擇上市融資也助推其成為國內造車新勢力的龍頭老大。
除了資金以外,國內造車新勢力還面臨著生產資質的問題,沒有資質的新勢力也被消費者調侃為“PPT造車”,因此部分造車新勢力選擇找擁有生產資質的車企代工,或是選擇收購擁有資質的車企,所以生產難是造車新勢力的主要困境。就算走到了生產這一步的造車新勢力,依舊會面臨著產量的問題,如特斯拉一直都出現產量不足的問題。
造車新勢力的缺點是傳統車企的優點
造車新勢力的劣勢則是傳統車企的優勢所在,傳統車企經過幾十年甚至上百年的發展,它們已經擁有一套完善的采購機制、生產流程、融資渠道、以及品牌溢價。但擁有優勢的傳統車企生產的新能源車型,沒能完全的與燃油車型拉開差距,如以突破科技為宣傳用語的奧迪旗下首款電動車型e-tron依然如同一輛燃油車型。
所以在新能源市場中,造車新勢力更注重創新給車主帶去的體驗,而傳統車企則試圖讓純電動車型與燃油車用車感受相近。
造車新勢力該如何取勝
造車新勢力彎道超車很難,但并不是完全沒有希望。
傳統行業巨頭行事準則都會考慮盈利背后所帶來的風險,對于一個新興的市場它們的反應往往會更慢一拍,如果造車新勢力能合理的利用時間差,至少能在前期穩住市場,如美國特斯拉就是很好的典范。
除此之外,造車新勢力的各類創新則是其最大的賣點,不論是自動駕駛、車聯網、設計風格它們都有一定的優勢點去吸引消費者,如果將優勢放大,那么將獲得一群固定的粉絲群體,從而擴大銷量。
在純電動車型中,傳統車企與造車新勢力基本處于同一起跑線,傳統燃油發動機、變速箱等技術儲備并不能過多的運用在純電動車型中。所以造車新勢力加強三電技術研發資金投入,對于它們來說則是彎道超車的根本保障。
造車新勢力與傳統車企之間的競爭以熱度來看,造車新勢力獲得勝利,但翻看銷量榜單就能發現銷量排行基本被傳統車企所占領。如果造車新勢力解決生產難題、完善銷售渠道,加強三電研發與制造工藝,再憑借造車新勢力的熱度以及創新能力,在新能源領域超越傳統車企有很大的希望。
下一篇:電動汽車誤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