鉅大LARGE | 點擊量:342次 | 2022年11月03日
「集充充」希望為B端客戶供應有針對性的導流
近日,北京市小客車指標調控管理辦公室發出關于2018年小客車指標總量和配置比例的通告,對于新能源汽車行業來說,這是一針強心劑,這能看出新能源車輛已經逐漸被市場接受,經過多年的發展,在產業各界的協同努力下,近年來我國新能源汽車產業快速發展,取得了有目共睹的成績。我國新能源汽車在全球市場的比重已超過50%;據統計數據顯示,2017年1-11月,新能源汽車產銷分別完成63.9萬輛和60.9萬輛,同比分別增長49.7%和51.4%。保守估計,今年中國新能源汽車的產銷會達到70萬輛左右,截止2017年保有量將會突破170萬輛左右。
然而,一切美好的背后卻存在著陰影。從全產業鏈的角度來看,我國新能源汽車產業在前端、中端等方面的巨大進步,但這并不能掩蓋其后端滯后的實際狀況。在充電基礎設施領域,目前我國共建成公共充電樁約18萬個,加上私人充電樁數量,總的車樁比約為4:1,這遠遠無法滿足新能源汽車的正常充電需求。后端滯后的瓶頸制約現象正日益突出。
一邊是充電樁的總量不能滿足新能源車的充電需求,另一面是已投建充電站的高空置率。一些大型充電運營企業,在2015年左右集中建設了大量的充電站,但是那時的充電企樁運營企業處于跑馬圈地的模式,所以許多站點選址欠妥,同時,又在運營上的缺乏經驗,導致無法滿足用戶的需求,進而使得市面上出現大量的僵尸充電樁。這不僅對社會資源是一種浪費,而且充電樁在閑置時則沒有任何負荷,這對傳統電網提出了極大的挑戰。僅以北京的充電站(10個以上的快樁)為例,國網146個大型場站,3355根充電樁,空閑2470根,空置率為:73.62%;其余16家大型充電樁運營商,共81個大型場站,1765根充電樁,其中空閑1070根,空置率為:60.62%。
另外,充電設施運營服務方面也存在運營主體不明確,收費模式混亂,未形成完善的商業模式等問題。充電運營商和車位業主及物業管理方共同擁有一個充電站,使得其在管理和運營責任上經常出現模糊的情況,導致了所有權不明,也使得運營積極性大打折扣。
針對以上問題,我近期接觸的集充充CEO付陽表示,集充充平臺在搭建初期就強化了導流的功能,其實現在市場上有很多充電樁場站所處的地理位置很好,而且電量也充足,但是缺乏平臺給予他們有效的導流,導致出現如此高的空置率,而集充充經過長期的市場調查,為更多的新能源車主篩選出有效的、性價比高的充電樁,主動推薦給車主,實現有針對的導流動作。對于導流,集充充平臺把目光聚焦在企業客戶,比如一些分時租賃企業,他們對于用電需求、充電時間、充電地點相對固定,這些特性都為有效導流的優質特性。
充電溫度:0~45℃
-放電溫度:-40~+55℃
-40℃最大放電倍率:1C
-40℃ 0.5放電容量保持率≥70%
做好導流,只是為充電樁市場做好了第一步。因為即便將現有市場上的樁與站都高效運營,無法完全滿足新能源車的發展腳步,建站仍是必須的。雖然現在各運營商在插樁建站的選址的問題上日趨理智,但是沒有數據和客戶的支撐是遠遠不夠的。集充充依靠導流所沉淀的數據,進行深度分析和處理,將為充電樁運營商提供選址建站提供數據支持。
上一篇:為鋰電池"量體裁衣"的石墨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