鉅大LARGE | 點擊量:2405次 | 2018年08月25日
鋰電池封裝廠商背靠“土豪”
每年到了臨近蘋果公司發布新產品的時段,總會有相關蘋果概念股借助其東風大收二級市場紅利。在眾多眼花繚亂的蘋果概念股中,欣旺達代替臺灣順達切入大尺寸(5.5寸)iPhone6產業鏈,成為近期鋰電行業關注的新焦點據外媒報道,今年蘋果公司會向欣旺達訂購2000萬塊超薄鋰電池,據稱這款電池單價為40元,主要供應給5.5英寸iPhone6產品。
“相較國內客戶來說,蘋果利潤率要好得多,這也代表著公司技術和實力得到了最優秀客戶的認可。”深圳市超思維電子有限公司總經理張家斌認為,欣旺達進入蘋果公司供應鏈最大的意義在于其品牌價值的提升。
據鋰電業內人士透露,由于進入蘋果產品鋰電池供應鏈能夠獲得持續穩定的大量訂單,同時毛利率也明顯高出同類水平,因此國內鋰電池企業都會騰出大部分產能專為蘋果供貨。“這也造成了極高的客戶結構單一的風險,這種風險也直接和蘋果捆綁在一起。”
背靠“土豪”
其實公司進入蘋果產業鏈的消息并不新鮮,另有熟悉欣旺達的鋰電行業人士對《高工鋰電》表示,早在去年欣旺達、德賽電池跟蘋果公司之間的相關合作就已經有了結果,今年受到關注主要是因為相關產品開始出貨。
欣旺達主營業務聚焦在鋰離子電池模組、移動電源、精密結構件等。其產品廣泛應用于手機、筆記本電腦等消費電子以及電動工具、電動汽車等工業領域。
在國內市場,欣旺達擁有中華酷聯等穩定客戶;在國外市場,其在開拓國際大客戶如亞馬遜、蘋果等方面獲得進展。
雖然目前欣旺達為蘋果公司供貨的數量和價格尚難以知曉,但上述知情人士透露,這肯定會給公司業績帶來較大利好。
或許是因為受與蘋果合作傳聞的影響,欣旺達股價近來持續上漲,6月10日一度創下29.88元的歷史高位。
作為國內領先的鋰離子電池模組產品供應商之一,深圳市欣旺達電子有限公司于1997年成立,開始從事鎳氫電池、鋰離子電池模組等二次電池模組的研發、生產及銷售。2011年,欣旺達在創業板成功上市,其上市的時間不長,但在鋰電池PACK行業成長迅速。
據國內某行業協會公布的2013年鋰離子電池產業鏈主要企業銷售收入排行數據顯示,2013年電池PACK(封裝)主要企業中,德賽電池以44.02億元的年銷售收入排行第一,飛毛腿以23.92億元的年銷售收入排行第二,欣旺達以22.03億元的年銷售收入排行第三。
中國電池封裝行業,德賽電池一直是被公認為業內老大,也是最早進入蘋果供應鏈的中國電池封裝企業。欣旺達近兩年來發展迅速,直追排行第二的飛毛腿。
蘋果陰影
長期以來,蘋果產品鋰離子聚合物電池的供應商主要包括索尼電池、三星SDI、LG、ATL、力神等廠商。2012年11月,韓國三星旗下電芯廠SamsungSDI宣布退出蘋果產品線,由SDI空出的電芯供應量則主要轉單給ATL和天津力神(下稱“力神”)。
國內的兩大鋰電池PACK企業——德賽電池和欣旺達通過依附ATL進入到蘋果鋰電池供應鏈中。
有統計數據顯示,在2013年全年,蘋果共售出1.535億臺智能手機,拿下15.5%的全球市場份額。2012年內,蘋果公司另外3個產品系列出貨量分別為:iPad7110萬臺、Mac1650萬臺、iPod2640萬臺。
據鋰電業內人士透露,2013年內,蘋果公司產品聚合物鋰離子電池總需求量為4.5億只,涉及總金額為38億美元。
依靠蘋果電子產品龐大的銷售量,國內數家鋰電池廠商業績水漲船高的同時,產能也遭受蘋果產品過多的擠占。
有了解ATL的業內人士告訴記者,2013年ATL總營收額突破100億元,其中為蘋果供應聚合物鋰離子電芯的收入就占到60%以上。
力神于2009年開始為蘋果公司批量供應IPodtouch用聚合物鋰離子電池,之后又為蘋果Mac筆記本提供鋰離子電池。2011年,力神成為蘋果IPad電池的主要供貨商,該年蘋果需求的4000萬塊電池由力神供應了其中50%。
據相關人士透露,力神80%的訂單都來自蘋果、三星、LG這三家電子產品公司,而蘋果則為力神的總收入貢獻了50%左右。
德賽電池和欣旺達作為兩家專門從事鋰電池PACK業務的上市公司,數年來都通過ATL進入了蘋果電池PACK供應鏈,而這方面業務也在這兩家公司營收中占了極大的比例。
德賽集團創立于1983年,主營業務是研究、開發和銷售無汞堿錳電池、一次鋰電池、鋅空氣電池、鎳氫電池、鋰聚合物電池、燃料電池及其他種類電池、電池材料、配件和設備。
其財報顯示,2013年ATL為德賽電池帶來15.5億元收入,占比德賽該年度總收入的35.06%;與德賽電池相比,欣旺達2013年前五名客戶的銷售額為10.03億元,占其年度總收入的45.54%。欣旺達的主要客戶為聯想、華為、小米、中興、魅族、步步高等國內一線手機廠商。由于進入蘋果供應鏈的時間相對較短,蘋果在其銷售額中的比重一直以來并不算大。
有分析人士認為,欣旺達進入蘋果供應鏈前,在賬期、利潤率方面表現并不算好。公司毛利率及凈利率一直壓力較大。從財報來看,公司營收從2009年的4.67億元增長到2013年的22.03億元,復合增速為47.38%。但其凈利潤只從2009年的3571萬元增長到2013年8314萬元,增速明顯小于營收增速。
該分析人士表示,此次蘋果IPhone6即將上市的消息傳出,肯定會在短期內對德賽電池、欣旺達這樣的PACK企業造成帶來利好。“但從長遠來看,如果過度依賴單一客戶則會加大公司本身的風險。”
“從風險控制的角度講,任何一個客戶業務占比都不能超過自己25%的營業額。”一位鋰電行業投資人士認為,國內數家大型鋰電企業都過度依賴蘋果、三星等國際大牌手機廠商。
隨著資本市場提前對蘋果公司的前途作出判斷,“蘋果式神話”已經開始漸行漸遠。與此同時,以華為、中興、聯想、酷派、小米等為代表的國產手機品牌在智能機時代表現愈加搶眼。國內鋰電企業的競爭焦點也將會向這些國產移動終端傾斜。
上一篇:電動汽車電能損耗之旅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