鉅大LARGE | 點擊量:1287次 | 2012年05月26日
微納米磷酸鐵鋰新型材料在我國成功研發
根據《經濟導報》最新消息,山東省科學院能源研究所日前成功研發出了一種綜合性能良好的微納米磷酸鐵鋰新型材料。據悉,該成果可廣泛應用于車用動力電池上,有望打破國外廠商在這一領域的壟斷地位。
據山東省科學院能源研究所副研究員蔡飛鵬博士介紹,該材料集合了納米材料和微米材料的優點,綜合性能比普通磷酸鐵鋰材料高出很多,目前正在申請國家專利。據悉,微納米磷酸鐵鋰材料的原理是通過噴霧等二次造粒工藝,將納米級磷酸鐵鋰正極材料做成了由數個微米組成的“微米球”。據了解,該材料既有納米顆粒良好的快速充放電能力及低溫放電性能,又具有微米球形顆粒較高的振實密度,同時通過控制結晶工藝保證了材料批次的穩定性。
據悉,新材料的研究始于兩年前,目前已處于實驗室階段。由于此種材料比一般磷酸鐵鋰正極材料具有更高的密度,用“微米球”做成的磷酸鐵鋰正極材料容量可以提高12%以上,壽命可延長10%以上,成本則可以降低20%以上。據預計,此種材料實現產業化生產后,每噸價格要比目前市場上一般磷酸鐵鋰正極材料便宜兩萬元。
據了解,磷酸鐵鋰正極材料被認為是作為鋰電池正極的最好材料。但是其核心技術一直被外國壟斷。而目前我國磷酸鐵鋰電池技術也與發達國家相比有不小的差距,這也嚴重制約了我國電動汽車用動力型磷酸鐵鋰電池的發展。此次,山東省科學院能源研究所研發出的這種微納米磷酸鐵鋰新型材料,將有助于打破國外廠商在這一領域的壟斷地位,進一步推進我國電動汽車產業化進程。
據山東省科學院能源研究所副研究員蔡飛鵬博士介紹,該材料集合了納米材料和微米材料的優點,綜合性能比普通磷酸鐵鋰材料高出很多,目前正在申請國家專利。據悉,微納米磷酸鐵鋰材料的原理是通過噴霧等二次造粒工藝,將納米級磷酸鐵鋰正極材料做成了由數個微米組成的“微米球”。據了解,該材料既有納米顆粒良好的快速充放電能力及低溫放電性能,又具有微米球形顆粒較高的振實密度,同時通過控制結晶工藝保證了材料批次的穩定性。
據悉,新材料的研究始于兩年前,目前已處于實驗室階段。由于此種材料比一般磷酸鐵鋰正極材料具有更高的密度,用“微米球”做成的磷酸鐵鋰正極材料容量可以提高12%以上,壽命可延長10%以上,成本則可以降低20%以上。據預計,此種材料實現產業化生產后,每噸價格要比目前市場上一般磷酸鐵鋰正極材料便宜兩萬元。
據了解,磷酸鐵鋰正極材料被認為是作為鋰電池正極的最好材料。但是其核心技術一直被外國壟斷。而目前我國磷酸鐵鋰電池技術也與發達國家相比有不小的差距,這也嚴重制約了我國電動汽車用動力型磷酸鐵鋰電池的發展。此次,山東省科學院能源研究所研發出的這種微納米磷酸鐵鋰新型材料,將有助于打破國外廠商在這一領域的壟斷地位,進一步推進我國電動汽車產業化進程。
上一篇:推進鋰電池隔膜國產化,技術成關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