鉅大LARGE | 點擊量:309次 | 2023年03月10日
德國技術初創「Tozero」種子輪融資350萬歐元,采用新工藝回收鋰電池
據外媒TechCrunch報道,德國技術初創「Tozero」近期宣布籌集350萬歐元的種子資金。該公司開發了一種新工藝,能夠從鋰電池中回收鋰、鎳和鈷等關鍵材料。
本輪融資由總部位于柏林的AtlanticLabs領投,VerveVentures、PossibleVentures和一批創始人、天使投資者跟投,其中包括大眾汽車前任董事會成員JochemHeizmann、Personio聯合創始人、FINN聯合創始人等。
多家初創公司已經在電池回收方面取得一定進展:「RedwoodMaterials」融資7.92億美元,加拿大的「Li-Cycle」已融資6.677億美元,新加坡的「GreenLi-ion」已融資1500萬美元。在全球拼命朝著可再生清潔能源轉移的過程中,回收現有鋰電池仍然是最難破解的難題之一。
目前,鋰電池是能源去碳化的少數可行解決方法之一,但全球對鋰礦的開采國有著很高的依賴性,這會導致負面的環境影響、供應鏈限制和地緣政治緊張。
「Tozero」的解決方法是將電池的原材料,如鋰、鈷、鎳等,進行回收處理并再次投入市場,從而有效減少電池行業的環境足跡。聯合創始人SarahFleischer和KsenijaMilicevicNeumann博士曾獲得來自亞琛工業大學電池回收研究領域先驅BerndFriedrich教授的支持和技術建議。
充電溫度:0~45℃
-放電溫度:-40~+55℃
-40℃最大放電倍率:1C
-40℃ 0.5放電容量保持率≥70%
資料顯示,關于退役的動力鋰電池,目前重要有兩種可行的處理方法:其一是梯次利用,即將退役的動力鋰電池用在儲能等其他領域作為電能的載體使用,從而充分發揮剩余價值;其二是拆解回收,即將退役電池進行放電和拆解,提煉原材料,從而實現循環利用。目前僅有磷酸鐵鋰電池可以通過梯次利用發揮剩余價值,三元材料的電池仍以拆解回收為主。
自2021年以來,鋰電池裝機量仍保持高速上升,三元電池的回收競爭白熱化,并且磷酸鐵鋰回收的經濟性隨金屬價格上漲和技術進步也增強,玩家不斷增多。數據顯示,2021年我國和歐洲新能源汽車市場表現良好,同時綠色低碳發展趨勢推動我國電力系統儲能和歐美家庭儲能市場鋰電池需求大幅上升,據統計,2021年全球鋰電池出貨量達到562.4GWh,同比上升90.97%。
隨著新資金的注入,「Tozero」計劃在德國慕尼黑建立廠。創始人表示,預計到2030年,歐洲三分之一的鋰電池都將出自該廠。
下一篇:下一次動力鋰電池洗牌或在不遠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