鉅大LARGE | 點擊量:474次 | 2023年03月06日
杉杉股份50億元擴產硅基負極材料!
六月二十八日,杉杉股份公布通告稱,公司董事會同意控股子公司上海杉杉鋰電材料科技有限公司在寧波市鄞州建設年產4萬噸鋰電池硅基負極材料一體化基地項目,項目計劃總投資金額50億元。
據了解,該項目分兩期建設,一期項目規劃年產量1萬噸,建設周期預計12個月(自取得施工許可證起算,預計2022年底開工),二期項目規劃年產量3萬噸,建設周期預計12個月(自取得施工許可證起算,預計2024年底開工)。
關于此次對外投資對上市公司的影響方面,杉杉股份表示,項目建成后有利于公司全面滿足客戶新的需求,不斷提升產品和技術的領先性,并有利于公司建立硅基負極材料一體化產量規模優勢,大幅提升公司的核心競爭力。
杉杉股份在通告中提到,公司是目前全球少數可以批量化生產硅基負極材料的公司之一,公司已具備一定規模的硅基負極材料生產量力,且相關產品已通過海內外核心客戶的體系認證并開始批量供貨。
據了解,硅基負極重要是指石墨摻硅復合材料,摻雜產品包括硅碳(Si/C)負極材料及硅氧(SiO/C)負極材料。硅基負極材料被稱為理想的下一代負極材料,一個重要的原因是硅材料理論比容量高達4200mAh/g,是石墨的10倍以上,可大幅改善鋰電池的能量密度。
充電溫度:0~45℃
-放電溫度:-40~+55℃
-40℃最大放電倍率:1C
-40℃ 0.5放電容量保持率≥70%
隨著市場關于高能量快充鋰電池需求的增大,以及TSLA4680大圓柱電池的量產,硅基負極材料將迎來爆發,有機構預計,2025年硅基負極出貨量將達9.8萬噸,對應市場規模約150億元,其中動力鋰電池出貨8.7萬噸,對應市場規模132億元,占比88%。
看好硅基負極材料的前景,今年以來,除了杉杉股份,國內公司紛紛對其進行布局,同時,多家硅負極材料項目開工。
一月十八日下午,安普瑞斯(南京)有限公司年產2萬噸新型硅負極材料生產基地項目在安徽省合肥廬江高新區簽約并破土動工。項目總投資約20億元,將分三期建設完成。首期工程計劃在2022年第三季度完成運行。
三月三十一日,重慶金匯能10萬噸負極材料項目簽約儀式在成都世紀城國際會議中心舉辦。項目計劃投資15億元,擬建設10萬噸一體化生產基地,其中包括硅基1.5萬噸。
四月,據媒體報道,貝特瑞成功競得深圳光明區一宗工業用地。根據此前披露的投資計劃,公司將在此投資50億元建設年產4萬噸硅基負極材料項目,首期1.5萬噸將在2023年十二月底前建成投產,2028年前實現4萬噸產量全面達產,產品為純品硅。
四月二十日,天目先導納米硅基負極項目在江蘇省溧陽市開工。項目總投資20億元,一期項目投資10億元,達產后可年產5萬噸新型納米硅基負極產品。
五月四日,石大勝華公布通告,擬和員工持股平臺東營盈嘉合壹產業投資合伙公司(有限合伙)設立合資子公司勝華新材料科技(眉山)有限公司在四川眉山高新技術產業園區投資建設3萬噸/年硅基負極項目。項目總投資約11億元人民幣,建設周期為24個月,預計2024年四月投產。
此外,國軒高科、翔豐華等也有進行硅基負極技術的研發,并正在積極推進產業化。中信證券之前的一份報告指出,貝特瑞、杉杉股份、石大勝華都已經實現了硅基負極量產,璞泰來、硅寶科技等公司處于布局、中試或研發階段。
值得注意的是,硅基材料目前仍存在充放電時體積膨脹嚴重、首次充電效率低等問題,預鋰化和材料端優化是其前進方向。
具體來看,預鋰化是指在鋰電池工作前向電池內部新增鋰來補充鋰離子,可新增鋰電池在循環過程中的活性鋰含量,有利于提前調節負極表面SEI膜的形成。
硅碳材料的重要改進方法包括改進碳材料和添加新材料。目前硅基材料的改進方向包括選用硅碳(Si-C)復合材料或者硅氧(SiO-C)復合材料,或納米碳、石墨烯等新型導電劑材料。
可以預見,隨著電池技術的提高,未來硅基負極將會用在越來越多的領域,公司也會對其加速布局,硅碳負極材料市場或將迎來新的發展空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