鉅大LARGE | 點擊量:1261次 | 2018年09月04日
新能源汽車未來如何發展?
如今,新能源汽車市場發展迅猛,看似一片繁榮。但實際上在背后隱藏著不少的亂象,高速發展進程中,新能源汽車發展遇到多重挑戰,無時不刻都在關系著消費者的利益。
在這樣的發展背景下,政策問題成為新能源汽車市場的一大關注熱點。國家為了支持新能源汽車產業,創造市場環境,各地政府都積極響應大力支持與推進。然而,在政策主導的大環境下,不可避免的會出現騙補、地方保護等問題。
4月26日,吉利控股集團技術部部長張曉東在“2018中國汽車論壇——后補貼時代,新能源汽車發展瓶頸與解決方案”分論壇上表示,國家新能源汽車在政府的鼓勵下有很多機遇,但是隨著新能源汽車保有量的不斷提高,發展不平衡不充分等問題也體現了出來。一是充電基礎設施結構供給不足日益凸顯;二是中央政府各部門之間,中央政府和地方政府銜接不充分;三是核心技術未獲突破;四是市場流通服務體系不健全;五是車企面臨補貼退出壓力。
基于整個政府的呵護,我國新能源汽車的銷量保持高速增長,預計到2020年新能源汽車的產銷量達到200萬輛。歐美等國家政府和車企對于禁售傳統燃油車提出了時間表,工信部部長也提出了中國也會制定這個時間表,但這個時間表沒有確定。
國家新能源汽車在政府的鼓勵下有很多的機遇,但是隨著新能源汽車保有量的不斷提高,發展不平衡不充分也體現出來。
充電溫度:0~45℃
-放電溫度:-40~+55℃
-40℃最大放電倍率:1C
-40℃ 0.5放電容量保持率≥70%
一是充電基礎設施結構供給不足日益凸顯,可持續發展商業模式尚未形成。
二是中央政府各部門之間,中央政府和地方政府銜接不充分,有地方保護主義的存在,壓縮車型的可選擇空間,北京市有5.4萬個新能源汽車指標,但是已經排到2022年。
三是核心技術未獲突破,動力電池產業整個創新能力不夠強,關鍵的智能核心的芯片,關鍵核心技術依賴于進口,真正意義上的純電驅動平臺尚未形成量產,以量產的新能源都是基于傳統車的改造而來,用戶的體驗度不好。
四是市場流通服務體系不健全,不同的體系之間質保的內容差別很大,售后服務體系有待改善,二手車評估標準缺失,車輛保值率低,影響整車銷量。
五是車企面臨補貼退出壓力,隨著國補和地補的退出,新能源車在售價上處于劣勢。
上一篇:長期不開的新能源汽車應該怎樣保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