鉅大LARGE | 點擊量:1227次 | 2018年09月07日
電池市場的旺季在哪里
鋰電池市場未見明顯好轉跡象。今年數碼電池旺季已經出現延遲現象,除此之外,根據企業預估,數碼電池的需求量也較去年有所下滑,相對應的,小型動力電池、儲能電池則有不小幅度的提升。新能源車方面,主導車廠表示8月份銷售情況環比有些下滑,年底能否如往年那樣爆發性增長尚未可知;另外,外資電池廠也在密切與國內整車廠進行溝通,目前在無補貼情況下整車廠暫不會考慮用外資電池。
正極材料
本周三元材料市場價格穩定,截止周五,NCM523動力型三元材料主流價在18-19萬元/噸左右,NCM523容量型三元材料報價在16.8-17.2萬元/噸,811型主流價在23萬元/噸。近期市場總體趨穩,一些中小客戶反映,數碼、電動自行車、電動工具的訂單略有增加。不過動力訂單尚未有明顯起色。前期市場價格下跌后,不少小的材料廠家在三元材料的鈷含量上大做“文章”,含鈷量只有15%左右,而正常的NMC523含鈷量要達到30%,售價比正常的NCM523便宜1萬元/噸左右。
本周三元前驅體價格穩中小降,降幅在0.1萬元/噸左右,市場主流523型報在11.5-11.8萬/噸之間。硫酸鈷價格亦有小幅回落,目前主流市場價格為9.2-9.5萬元/噸。不過就企業觀點來看,市場悲觀情緒有所修復,不少人認為隨著9月份的到來,需求端有望持續回暖,從而為價格托底。硫酸錳與硫酸鎳價格繼續表現平穩,分別為6600-6900元/噸,2.65-2.85萬元/噸。
充電溫度:0~45℃
-放電溫度:-40~+55℃
-40℃最大放電倍率:1C
-40℃ 0.5放電容量保持率≥70%
電解鈷方面,本周持穩于46.6-49.6萬/噸;四氧化三鈷價格同樣平穩,本周報在34.5-35.5萬元/噸之間。鈷價此前持續下行的勢頭有所止住,不過就目前而言,鈷市實際供需面較此前變化不大。旺季需求表現仍是未知數,在缺乏更多利好因素的引導下,我們認為鈷價的回升時機仍需耐心等待。
磷酸鐵鋰市場需求比較平穩,價格有所下行。臨近月底,到了企業與電池廠新談月度價格時期,考慮到原料碳酸鋰下滑較多,電池廠主動壓價,現主導價格6.3-6.8萬/噸。整體看相較于年初來說,鐵鋰廠目前處于相對舒適的經營狀態。
碳酸鋰市場弱勢下滑,現電碳主流報價8.8-9.3萬/噸,工碳7.3-7.8萬/噸,較上周下跌約0.2萬/噸。相對于碳酸鋰的跌跌不休,氫氧化鋰表現的更為穩定,主要是新增擴建項目基本都要到年底才能陸續投放。對于部分外采鋰礦的企業來說,目前碳酸鋰的價格已經接近成本線,壓力較大;而主流鹽湖提鋰和云母提鋰企業成本線更低,壓力會小很多。
負極材料
8月鋰電負極材料市場表現一般,動力電池市場的美好預期遲遲不見落實,這大家很是心焦。各負極材料廠家的產量也普遍是穩中略升的狀態。
據鑫欏資訊統計,7月份國內重點負極材料廠家產量為1.8萬噸,環比增長8%。產品價格方面雖然用戶在極力壓價,但原料價格的堅挺始終讓負極材料廠家難以作出大幅讓步的選擇。但也有個別廠家表示,部分產品價格有5個點左右的調整。
8月國內石墨電極價格大幅走跌,讓低硫焦及針狀焦價格遇阻,最先反應在低硫焦市場,價格回調,尤其是大慶石化,下調1000元/噸左右。針狀焦價格沖高窄幅回調,但在下游剛需及供給不足的情況下價格整體表現強勢。現國內負極材料低端產品主流報2.8-3.5萬元/噸,中端產品主流報4.6-6.2萬元/噸,高端產品主流報7-10萬元/噸。
另外,本月負極材料上市公司紛紛發布半年報,杉杉股份發布2018H1業績快報顯示,負極材料出貨量1.83萬噸,同比增30.7%。負極均價18H1有小幅下滑,但隨著公司未來10萬噸包頭項目投產,有望進一步實現成本降低。璞泰來公告顯示,負極材料領域實現穩健的盈利和增長。報告期內公司負極材料業務實現銷售收入84,445.87萬元,同比增長33.81%。
隔膜
隔膜市場仍處弱勢,經歷這一波跌價后廠家經營壓力明顯加大。細看下來,此輪價格下跌一方面是新投產能大規模釋放所致,另一方面7-8月份的旺季落空導致的企業心態出現變化,爭相出貨加速了價格下跌。現主流濕法基膜2-2.3元/平,干法雙拉1-1.3元/平。
電解液
近期電解液整體貨源趨緊,產品價格尚穩,現電解液價格主流報3.4-4.1萬元/噸,高端產品價格在7萬元/噸左右,低端產品報價在2-2.5萬元/噸。但近期溶劑供應嚴重不足現象讓有些廠家無米下鍋,這或將成為溶劑市場上漲上漲的導火索,我們預計在9月份將迎來一波調漲。根據排產計劃,石大勝華和山東海科均要在下月中旬前后才能有產品供應市場,現DMC報11000-12000元/噸,DEC報13300-14000元/噸。六氟磷酸鋰價格低位持穩,現主流報10-12萬元/噸,部分高報15萬元/噸。
總結
6月望7月、7月望8月、8月望9月。市場行情如水中花、鏡中月一般,總是給人期望,期望卻帶來失望,以致于近乎絕望。在過去的兩個月里,行業整體呈現出量穩價跌的狀態,表現完全襯不上“傳統旺季”這幾個字。9月份行情如何演繹,臉已被打的生疼,我們不再做預測,靜觀市場表現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