鉅大LARGE | 點擊量:1162次 | 2018年10月02日
不斷被爆出自燃、起火的新能源汽車還能買嗎
噪音小,起步快,駕駛起來非常靈活,
可以掛綠牌,免受限行之苦,
新能源,目前已成很多人城市代步的首選。
今年前8月,我國新能源汽車銷量持續走高。
數據顯示,1-8月,
新能源汽車產銷分別為60.7萬輛和60.1萬輛,
同比分別增長75.4%和88%。
但最近,連續發生超過12起觸目驚心的電動汽車起火事件,
將新能源汽車安全問題推上風口浪尖。
新能源汽車不斷被爆出自燃、起火,消費者還能買嗎?
觸目驚心的電動車起火事件
8月19日深圳微型電動面包車起火;
8月20日,遼寧一電動汽車起火;
8月3日,聊城電動貨車起火;
8月25日,成都威馬汽車起火;
8月26日,安徽銅陵安凱電動客車起火;
8月28日,正在充電的廂式電動車起火;
8月31日,力帆650EV起火;
9月1日,長春疑似特斯拉起火;
9月5日,珠海三輛正在充電的電動汽車起火。
9月6日,北京一輛合肥奔馳車標的電動汽車起火。
新能源汽車不斷被爆出自燃、起火,消費者還能買嗎?
1、鋰電池性質活躍,容易產生氧化反應
鋰電池體積小,能量密度高,因此成為純電動汽車中應用最廣泛的動力電池。但正因其性質活躍,鋰電池中的鋰金屬極易與空氣中的氧氣放生劇烈的氧化反應,釋放出熱量,從而產生劇烈燃燒。
新能源汽車不斷被爆出自燃、起火,消費者還能買嗎?
傳統燃油車發生自燃后,燃燒溫度最高能夠達到500攝氏度,鋰電池起火,劇烈燃燒時,溫度可能會達到600-1000攝氏度,同時會釋放大量有毒氣體。
鋰電池一旦起火,火勢會迅速蔓延,車上常配備的二氧化碳或干粉滅火器猶如杯水車薪。因此,新能源汽車發生自燃或起火后,車主可能無法自行滅火,只能眼看自己的愛車被大火吞噬。遺憾的是,針對動力電池起火的問題,尚且還沒有技術能夠解決,只能通過降低其發生的機率來降低危害。
2新能源汽車起火事故頻發,都是電池能量密度惹的禍?
新補貼標準更加鼓勵續航里程長、能量密度高、百公里耗電量低的車型。鋰電池能量密度的提高需要正極和負極材料有較大的改進,與之相匹配的高電壓電解液、耐高溫高強度隔膜、補鋰工藝、電池安全性控制結構、系統保護結構等技術研究,都需要將大約24-28個月的時間。一些車企業盲目提高動力電池能量密度去迎合補貼,在電池安全性上重視度不足,成了誘發起火事件的潛在因素。
新能源汽車不斷被爆出自燃、起火,消費者還能買嗎?
3動力電池的碰撞安全性問題急需解決
2014年,一輛TeslaModelS高速行駛中,與地面物體撞擊,導致其電池包嚴重變形并發生熱失控著火。新能源汽車在發生交通事故的時候,電池包有可能受到擠壓嚴重變形,也有可能在無明顯變形的情況下發生沖擊過載,從而有一定的熱失控風險。未來,電動車所搭載的電池容量將繼續增加,潛在風險更大,動力電池的碰撞安全性問題已成為急需解決的問題。
4新能源企業較多,質量水平參差不齊
首先:電池中的鎘對電池耐用度起到關鍵性作用的,但長期吸入鎘可能會產生慢性中毒,所以,國家呼吁電池禁止添加鎘。
其次:電動車附加功能越來越多,耗電量增大。
第三:發動機與電池發展不能同步,也會導致電池使用壽命的縮短。車子的速度和力度不斷增加,相應的電池必須增大,小馬拉大車,電池壽命必然會縮短。
最后:有市場就有競爭,很多小企業,為了能夠獲得更多市場份額,不得不降低價格。降價的同時又想獲取利潤,最直接的就是在產品上偷工減料。
新能源汽車不斷被爆出自燃、起火,消費者還能買嗎?
5正確合理使用很重要
現在大街上隨處可見快速充電站,很多電動車車主會通過這種方式給電動車充電。殊不知,不正確的充電方式,對于電池而言,是非常大的傷害。充電器混用,用雜牌充電器充電,充電時間過長……這些也都為新能源安全埋下隱患。
新能源汽車不斷被爆出自燃、起火,消費者還能買嗎?
新能源汽車起火數量的不斷上升,加快了行業對于安全性的重視,面對動力電池起火的高危害性,車企們更應該思考:如何從動力電池本身的設計中進行規避?建立更為嚴格的測試標準,以保證產品的質量。消費者也應該盡快普及新能源汽車使用注意事項,一旦起火該如何科學有效的滅火等知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