鉅大LARGE | 點擊量:1167次 | 2018年09月30日
江門打造新能源新材料產業集群 吸引上游企業落戶
處于“中國南大門”——珠三角中心區的廣東省江門市,素有“中國僑都”之稱。這種中西合璧的開放包容因子正是江門市不斷推進自身產業更迭發展的內驅動力。
目前,比亞迪、億緯鋰能、比克動力、欣旺達、德賽電池、卓能新能源、天勁股份、東莞塔菲爾等國內動力電池企業都盤踞于珠三角。同時,根據高工產研鋰電研究所(GGII)數據統計,2017年國內鋰電設備企業共計有467家,僅珠三角地區就占據55%。
得益于得天獨厚的區位優勢,借助國家新能源汽車政策“春風”照拂,江門市政府也在積極撬動動力電池產業鏈的發展機會。
早于2016年,江門市政府就發布《江門市新材料新能源及裝備產業集群推進工作方案》來表態支持新能源產業的決心;為優化配置全市鋰電資源,推進動力電池產業鏈集群的迅速聚合,2018年4月,江門政府再度下發《江門市推進新能源電池產業發展工作方案》。
目前,江門市初步形成了以科恒股份、道氏技術、優美科長信、芳源、龍世紀、榮炭等企業為核心的鋰離子電池上游材料制造產業群,并在上游原材料、上游電芯材料、電芯制造和PACK成組、電池制造裝備等方面均有布局。同時,江門市已引入東風汽車新能源整車項目,可吸引上游動力電池優質企業落戶,打造新能源電池制造生產基地。
充電溫度:0~45℃
-放電溫度:-40~+55℃
-40℃最大放電倍率:1C
-40℃ 0.5放電容量保持率≥70%
政策加持下,新能源產業也拉動了江門市GDP的攀升。數據顯示,江門市現有鋰離子電池產業鏈上游企業20余家,2017年電池制造行業總產值63.38億元,同比增長28.16%。
初嘗甜頭后,江門政府正欲一鼓作氣再度加大對新能源產業的扶持力度。根據今年4月下發的《工作方案》,江門政府計劃按照“一個轉型、三個延伸”的工作思路,構筑“一核引領、四帶聯動、多平臺支撐”發展的產業立體格局,將江門市新能源電池產業打造成為集電池關鍵材料及零部件、新型鋰離子動力電池、新體系電池、新能源電池高端制造裝備、新能源電池回收利用等于一體的重要生產基地、研發基地與裝備制造基地。
基于此,江門市政府在廣東省商務廳指導下,將聯手高工產研研究院(GGII)于10月18-19日,共同打造了一場“高工鋰電(2018)國際鋰電池關鍵材料技術創新峰會”暨新能源電池新材料(江門)技術與資本對接會。
本次峰會由GGII主辦,高工鋰電、江門市商務局、江門市經濟和信息化局承辦,將邀請鋰電材料各個環節及動力電池企業超80位行業專家、技術領袖及超400位業內人士就現階段動力電池核心材料的技術研發創新、產業化升級等進行共同探討。
截止至9月26日,組委會統計有300+產業鏈企業報名參會。(戳此查看詳情)其中,能夠參與江門政府技術與資本對接的企業將由主辦方定向邀請,欲參與企業請聯系陳女士:135-6073-1836。
本次材料峰會具體指導及相關單位包括:
指導單位:廣東省商務廳江門市人民政府
主辦單位:高工產業研究院(GGII)
承辦單位:高工鋰電、江門市商務局、江門市經濟和信息化局
協辦單位:浙商銀行廣州分行、深圳市五邑商會、江門市歐創投資服務公司、江門外商投資企業協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