鉅大LARGE | 點擊量:1047次 | 2018年10月12日
2018中國汽車產業藍皮書發布
10月10日,一年一度的中國汽車產業藍皮書發布會如期而至。與六年前一樣,2018中國汽車產業藍皮書將注意力集中到了新能源汽車產業;不同的是,產業發展進入了新階段,此次藍皮書關注的主題也發生了變化。
今年,由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產業經濟研究部、中國汽車工程學會、大眾汽車集團(中國)聯合編著的汽車產業藍皮書以“新時代的新能源汽車產業發展戰略”為主題,對國內外新能源汽車產業發展現狀及趨勢、后補貼時代中國新能源汽車發展新思路與新舉措、氫經濟背景下的燃料電池汽車產業發展新機遇、新能源汽車與資源、能源、交通和未來城市的融合發展等內容進行了全面分析和系統闡述。
此次聚焦新能源汽車產業發展并非首次,早在六年前,中國汽車產業藍皮書通過大量調研,對國際和我國的電動汽車發展現狀從技術、示范運行、產業化和商業模式等維度進行全方位比較,報告指出我國電動車發展戰略逐漸明晰,技術取得較大進步,但部分領域發展滯后,關鍵技術差距較大,產業化開始起步,尚未進入規模化生產階段,雖然開展了多種商業模式探索,但主導的商業模式還未確定。
當年,藍皮書針對中國電動汽車產業發展路線,指出我國要以電動汽車為產業化的重點,并重視過渡技術的發展,動力電池是電動汽車產業發展的核心,應集中力量進行重點突破。并建議從國家戰略高度,在組織保障、資金投入、優惠政策等方面支持電動汽車產業發展;堅持創新導向,鼓勵技術多元化發展,重點突破動力電池等關鍵技術;完善標準體系和準入管理制度,發揮各類主題的積極性,激發創新活力;建立統一開發的市場環境,引導示范運行、基礎設施建設和商業模式創新有序進行;整合國內外資源,加強政府、行業組織和企業之間的國際合作。
經過六年的探索、發展,新能源汽車產業取得了舉世矚目的成就,大眾汽車集團(中國)執行副總裁張綏新指出,以中國為代表的全球新能源汽車產業發展速度超出原來的預期;他同時強調,保持產業健康的可持續發展將是接下來的重大課題。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產業經濟研究部副部長石耀東也表達了類似的觀點,認為財稅激勵政策重要的推動作用,隨著補貼的退坡,培育續性的、可持續的、以市場需求為主的發展新動能,需要描繪產業中長期的發展藍圖。
對于新能源汽車產業的發展面臨新的問題和挑戰。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副主任隆國強進行了分析、梳理,指出當前中國經濟發展從高速增長轉向高質量增長,外部環境也正在發生深刻變化,在這一背景下,新能源汽車產業面臨著技術、市場和消費方式以及產業政策三個方面的變化。
隆國強同時給出了對今后產業發展的建議,一來要把打造具有國際競爭力的中國汽車產業這一戰略目標提到日程上;二來要把握住新技術革命帶來的戰略機遇;三則是認真研究中國汽車產業政策,關注相關的變化調整。
中國的汽車產業走到新的歷史節點上,新能源汽車產業的發展不僅影響到汽車產業的前途,更是關乎我國制造業轉型升級的重點領域。中國汽車工程學會名譽理事長付于武強調,重視產業發展也要正視產業問題,清醒地認識到新能源汽車產業尚處在導入期向成長期過渡的關鍵階段,在產業政策補貼退坡的情況下,目前以及今后一段時間都將不具備與燃油車同臺競技的競爭力。
人們常說“十年磨一劍”,今年中國汽車產業藍皮書已經走入了第十一個年頭。十一年間,藍皮書深刻洞察產業發展脈絡,緊扣中國汽車產業發展的年度主題,以豐富詳實的資料和數據,向公眾展示中國汽車產業發展態勢,更為行業管理部門、企業決策部門、戰略研究機構和中外投資者,提供了重要的借鑒與參考,成為行業發展的重要風向標。
上一篇:新能源物流車將邁入“快車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