鉅大LARGE | 點擊量:1682次 | 2018年10月19日
簡述電池充電電源噪聲的分析和解決思路
這類在研發實驗室中常見的標準電源構成的測試方案比專用電池測試設備更加靈活。這是因為可以對標準電源和電子負載進行編程控制,使其能夠提供多種充放電配置,從而滿足特定的不同應用需求。
首先來看將標準程控電源用于鋰離子電池充、放電循環過程的充電階段典型步驟(圖1)。電源按照電池的規格設定充電電流大小,以恒定電流(CC)的工作方式開始充電。電池開始充電后,其內部電壓會升高。隨著充電過程持續,電池電壓逐漸達到其開路電壓。
圖中文字中英對照
在該點,電源將達到其程序設定的電壓上限(可通過編程將上限值設為電池開路電壓),然后其將進入恒定電壓(CV)工作模式。進入CV模式后,電源對電池的輸出電流開始下降,對電池的電壓則保持恒定。
首先,要考慮使用何種設備測量電池充電電流。由于討論的是大電流充電,使用電流計測量并不現實,因為最大電流值可能超過常見數字萬用表(DMM)的電流量程。因此假設使用電源內置的電流測量功能來測量充電電流。稍后再來談這個問題。
如上所述,要終止充電,需要測量電流值并將測量值與截止值進行對比。如果電流測量時有噪聲干擾,將很難確定何時終止充電。與最大充電電流相比,截止電流閾值很低,這意味著需要在較大的動態范圍內測量電流。因此,在較低電流環境下,噪聲是個大問題。
回想一下剛才提到的大型電池充電的例子,該電池的充電電流值為20A,截止電流值為50mA。如果充電電流為20A時噪聲為100mA,則噪聲會導致0.5%的測量誤差,這也許可以容忍。但是,100mA的噪聲會導致50mA的截止電流難以測量,使得測試人員難以確定何時終止充電。
電流測量噪聲源的分析
來看看測試環境(圖2)。這是一個很簡單的測試環境,電源與需要充電的電池相連。常將電池視作含有串聯內阻的理想電池。可使用專用電池測試設備或LCR表通過交流電阻(ACR)測量獲得內部電阻值。
圖中文字中英對照
電池充電電源輸出端存在電壓噪聲。量程10V的電源輸出噪聲為10mV峰峰值是很普遍的。圖3描繪了電池和電源的簡單模型,標明了阻抗和噪聲源。頻率低于100Hz時,RPS_OUT趨近0Ω。電源的輸出電壓噪聲表現為與直流輸出串聯的交流電壓源。該交流電壓(即噪聲)又表現為通過電池內部較低阻值的串聯電阻的交流電流,根據歐姆定律:INOISE=VNOISE/(RPS_OUT+RCELL)。
圖3:連接好這個更復雜的充電電源模型,對低內阻電池進行充電。
電流測量結果中的噪聲并非測量噪聲。這種噪聲實際上是真正的電流噪聲,這是由電源輸出電壓噪聲轉換為電池內阻電流造成的。因為電池內阻很低,使用低噪聲電源也會在電池中造成電流噪聲。
改善截止電流的方法
但如果電源本身不可設定電流測量積分時間怎么辦?在這種情況下,可以進行多次測量,將測量值輸入電腦求其平均值,并用平均值與截止電流對比。
圖4:電源對低內阻電池充電時,可添加電感器來降低噪聲。
圖中文字中英對照
另一種方法是將電感器與電池串聯(圖4)。電感在低頻下阻抗較低,高頻下阻抗較高。根據歐姆定律,得到INOISE=VNOISE/(ZPS_OUT+ZINDUCTOR+ZCELL),隨著頻率提高,ZINDUCTOR逐漸增大,成為分母中的最大值。因此,隨著頻率升高,電流噪聲(INOISE)逐漸降低。
因此,在高頻下,電感將成為噪聲的低通濾波器和衰減器。這種方法可以清除噪聲,可以更好地確定是否達到直流截止電流。理想情況下,電感濾波器的截至頻率可以做到10Hz左右,大幅降低近直流電流的感應噪聲電流。設充電電流為20A,電池串聯電阻10mΩ,需要使用數百微亨的電感。
下一篇:怎樣更好延長電池的使用時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