鉅大LARGE | 點擊量:865次 | 2018年10月25日
金川科技原料供應隱憂凸顯
公司在2017年實現營收凈利倍增,或將加速金川科技的IPO進程。
金川科技(837205)發布2017年年報稱,報告期內公司實現營收42.17億元,同比增長100.39%;實現歸母凈利9.33億元,較上年同期增長1095.52%。
金川科技主營業務為鈷金屬冶煉及鈷新材料產品的研發、生產及銷售,產品包括四氧化三鈷、金屬鈷、鎳鈷錳三元前驅體。
報告顯示,鈷產品是金川科技的業績增長主力,三元前軀體的營收占比較低。受益于鈷價飛漲,新能源汽車市場持續增長對上游鈷原料需求旺盛拉動,金川科技2017年鈷產品產銷兩旺,從而實現營收凈利爆發式增長。
值得注意的是,盡管金川科技鈷產品產銷大增,但也面臨著諸多風險。其中原材料全部依賴外購和鈷金屬價格波動是其能否在未來持續增長的重大障礙。
金川科技表示,由于鈷作為國際有色金屬交易品種,在國際市場上存在其公開的價格體系,鈷金屬原材料采購價格和鈷產品市場銷售價格變動與MB鈷價波動在一般情況下存在一定一致性。公司大部分鈷原料采購自剛果(金)地區,從開采到冶煉再到產品入庫需要3-6個月的時間周期,從而承擔著MB鈷價發生大幅下滑的風險。
同時,公司生產用鈷原料包括粗鈷鹽和鎳鈷渣,全部通過市場向外部采購,其中粗鈷鹽主要來源于剛果(金)含鈷金屬礦資源開發商,約占公司鈷金屬原材料采購總額70%左右。
而剛果(金)政府自2017年以來發布各種政策加強其鈷礦開采和出口管理,導致國際鈷原料價格上漲和供應縮緊,必然會對依賴從剛果(金)進口鈷原料的鈷企業產生重大影響。
事實上,由于金川科技沒有擁有鈷礦資源,原材料全部依賴市場外購,導致其產品毛利率遠低于其它鈷產品企業。
年報顯示,盡管金川科技的產品毛利率從2016年的9.11%提升至2017年的25.99%,但依然遠低于華友鈷業的39.9%和寒銳鈷業的51.32%,而后者都在海外擁有鈷礦資源,通過部分原材料自給實現公司產品毛利率和盈利能力提升,從而鞏固其在鈷行業的競爭優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