鉅大LARGE | 點擊量:589次 | 2019年02月28日
動力電池回收行業前瞻
核心觀點
動力電池回收市場2020年規模凸顯,2025年孕育370億市場空間。我國新能源汽車推廣成效顯著,2017年全年銷量77.7萬輛,截至2017年底,全國新能源汽車保有量超過170萬輛,帶動上游動力電池累計裝機量超過85GWh。我們預計2018、2020和2025年新能源車銷量將分別達到113萬輛、210萬輛和500萬輛,動力電池裝機量分別為54.5GWh、108.8GWh和259.2GWh。動力電池平均壽命3-5年,2020年之前動力電池統一按拆解回收測算;2020年以后,按三元拆解回收,磷酸鐵鋰梯次利用進行測算,結果顯示2018-2020年,報廢動力電池市場空間分別為10.1、23和46億元;2025年達到370億元。
動力電池回收的核心驅動因素是動力電池報廢具有確定性,而關鍵環節是電池流通渠道。動力電池回收環節對新能源汽車產業鏈價值巨大,通過對廢舊電池進行回收,不僅提升原材料自給率,降低對上游依賴,還構建了內部各環節閉環運行模式,實現資源循環利用。根據預測,2025年動力電池產業鈷原材料自給率達到65%。
創建回收渠道+拆解中心行業大聯盟,報廢拆解和梯次利用雙主線發展。出于環保和資源循環利用考量,動力電池回收意義重大。政策要求動力電池企業和車企承擔動力電池回收主體責任,而深耕消費類鋰電池的第三方企業具有技術優勢。我們認為,動力電池企業和車企負責回收渠道、專業第三方負責拆解回收利用的聯盟模式將成為行業主流。在回收方式上,磷酸鐵鋰電池具備二次利用的價值,將是動力電池企業和車企重點突破的領域;三元動力電池回收拆解價值高,是盈利的關鍵,將成為回收拆解企業必爭之地。
首批入選動力電池回收示范單位的企業具有先發優勢。工信部發布《符合<新能源汽車廢舊動力蓄電池綜合利用行業規范條件>企業名單(第一批)》,衢州華友、贛州豪鵬、荊門格林美、湖南邦普循環和廣東光華科技入選。上述公司在資源循環利用領域深耕多年,未來有機會參與廢舊動力蓄電池回收利用標準體系的研究制定和實施工作,可以進一步增強自己在行業中的優勢地位,從而鞏固先發優勢。
充電溫度:0~45℃
-放電溫度:-40~+55℃
-40℃最大放電倍率:1C
-40℃ 0.5放電容量保持率≥70%
投資建議與投資標的
動力電池回收行業方興未艾,退役電池規模集中放量是確定性事件。建議關注首批入選動力電池回收試點單位的上市企業格林美(002340,買入),光華科技(002741,未評級)和重要第三方回收企業天奇股份(002009,未評級)。
風險提示
新能源汽車退坡超出預期;動力電池退役規模不達預期;原材料價格下行降低回收盈利;梯次利用開發進展不達預期。
上一篇:2018動力電池回收市場布局加速
下一篇:鹽湖電池級碳酸鋰項目成功通過評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