鉅大LARGE | 點擊量:1139次 | 2018年11月28日
能源消費正發生變革 “氫能時代”召喚中國特色“氫能經濟”
能源消費正發生變革
氫能通常是指氫在物理與化學變化過程中釋放的能量。它更加清潔、高效并可再生,更便于儲備、運輸,同時它也是“能源互聯網”中的重要紐帶。如今,氫能正在走向規?;?、商業化。
基于這些特點,燃料電池成為氫能的重要應用成果,具有燃料能量轉化率高、噪音低以及“零排放”等優點,從上個世紀末以來便受到各國關注,其研發、示范和商業化應用的資金投入不斷增加。
中國工程院院士湯廣福表示,能源消費正在發生變革,高效節能、智慧用能是現代能源消費模式的典型特征。
國際氫能委員會發布的首份氫能源未來發展趨勢調查報告稱,氫能源是能源結構轉型的重要方式,預計在2050年之前,通過更大規模的普及,氫能源將占整個能源消耗量的大約20%。
數據顯示,2017年全球燃料電池機組數量增長15%,達到7萬多套。
汽車、發電、工業能源、建筑等,是氫能和燃料電池的重要應用領域。航天領域,大推力火箭的動力來源也大多采用氫能。
據介紹,氫能來源多樣,可以從化石能源中獲取,也可以從工業副產品、合成甲醇、生物沼氣中獲取。
中國企業“緊盯”氫能源
中國企業、研究機構也在“緊盯”氫能源。2017年7月,北京市科委、昌平區政府聯合主辦北京未來科學城氫能技術協同創新平臺簽約儀式,推動打造代表國內氫能領域最高科研水平的協同創新平臺,首批簽約的12家科研單位共有24個氫能研發團隊。
據介紹,我國有超強的氫氣供應能力,目前氫氣來源還是以煤炭、天然氣為主,可再生能源制氫尚處于示范階段。
聯合國開發計劃署能源環境處高級項目主任張衛東表示,中國的氫能和燃料電池產業的興起,將決定性地推動全球氫能和燃料電池研發及產業的發展,中國有實力構建具有中國特色的“氫能經濟”。
“氫能經濟”不僅要考慮氫能如何快速落地,更要將氫能放在農業、工業、能源產業、交通行業、服務業等整體發展的大格局下通盤考慮。張衛東說,除了提升研發技術、改進使用材料等,氫能及燃料電池應用實現成本下降的關鍵因素在于市場規模,中國恰能成為市場規模大幅增加的重要推動力。
水氫綠色旋風
自2013年以來,在東莞的樟木頭,刮起了水氫“綠色旋風”——來自廣東合即得能源科技有限公司研發團隊研發的水氫技術——氫氣即產即用,降低了氫能使用成本,通過移動分布式制氫解決了氫能應用瓶頸。
水氫產業是以向華博士為核心的領導專家堅定不移推進水氫生態文明建設。合即得一直致力于小型化分布式移動制氫發電技術的研發,如今其技術已經處于全球領先水平,并以水氫品牌形象為人所知。同時,水氫技術的產業化進程也在加速,合即得自主研發的水氫機包括水氫發電機、水氫應急電源以及應用于新能源汽車的水氫動力系統等。通過其打造的水氫產業平臺,合即得的水氫品牌逐漸培育起來。
2017年水氫發電機、水氫充電樁榮獲“廣東省高新技術產品”認定!目前,水氫團隊擁有的專利1000多項。水氫產業的環保事業取得了一定成就,也將印證中國提出的生態文明建設理念。
水氫機是以甲醇和水的混合液作為原料,將其氣化—催化整合—純化從而產生高純度氫氣再利用氫氣發電的一種新能源發電設備。水氫機具有便攜可移動、原料來源廣、氫氣即產即用的特點。水氫機不但解決了氫氣的儲運難題,還將氫氣的使用成本大大降低,并且維護頻率低,污染程度極低。
水氫機可以減少碳煙顆粒物排放。據計算,如果水氫機應用在汽車上,水氫汽車可以100%減少硫氧化合物(SOX)、氮氧化合物(NOX)、顆粒物(PM2.5)等傳統柴油汽車的污染排放。另外,水氫汽車具有內燃機汽車一樣的高續航能力及燃料電池汽車的綠色環保性和純電動汽車的便捷性,卻沒有加氫、充電難題。
為了培育水氫品牌,合即得也在著手打造水氫產業平臺,今后,這個平臺將是一個集聚100家水氫科技企業的聯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