鉅大LARGE | 點擊量:896次 | 2018年12月03日
各家車企的固態鋰電池已實現量產,國內電動汽車將迎來電池革命
今年車市正在遭遇到前所未有的挑戰。但在這樣的環境下,新能源車市發展狀況卻猶如當年SUV的發展勢頭一樣,銷量一直逆勢上揚。說明現階段用戶已經初步養成了新能源汽車的使用與消費習慣。
動力電池作為新能源汽車的核心,對整車性能起著決定性的作用。
其中電池的安全問題,也一直是用戶最為關心的。今年上半年,一輛野馬新能源汽車在充電的時候發生自燃:8月,一輛威馬EX5試裝車在威馬汽車研究院發生起火自燃。據了解,今年國內電動車起火事故已經超過50起。
毫無疑問,現階段除了提升電池本身的續航能力外,打消用戶對電池安全的疑問也是影響新能源汽車未來發展的重要因素之一。
事實上,在很長一段時間內,大多數車企都是通過向外部采買動力電池,只有特斯拉和比亞迪有自己的動力電池工廠。
但近來越來越多的新能源車企開始選擇自建電池工廠,其中,華晨寶馬于去年10月成立了動力電池中心:長安等汽車集團也開始跟比亞迪合作,成立合資電池公司。
當前,多數電動車采用的依舊是來自寧德時代的三元鋰電池,但這依舊無法徹底滿足動力電池對安全性、能量密度的要求。
而固態電池在安全性、能量密度和循環壽命這三方面具備優于傳統鋰離子電池的潛力,因此固態電池也被視作為是下一代電池技術革命。
固態鋰電池的驅動力更強,能量儲備更大,充電更快。同時,由于固態電解質不可燃、無腐蝕、不揮發、不漏液,即使在高溫下也不會著火。所以搭載全固態鋰電池的汽車,自燃概率會大大降低,安全性更高。
到目前為止,也有不少車企在固態鋰電池領域也有所布局。其中,包括豐田、寶馬、奔馳、大眾等企業。
豐田在電池技術上算是經驗最為豐富的車企。從普銳斯鎳氫電池到Mirai燃料電池,豐田都是業界最早將新能源技術應用于整車層面的車企。
而在固態電池領域,豐田也是堅持內部研發。據相關消息,豐田在2030年之前,投入到相關電池研發上的資金可能會超過130億美元。從這個龐大的數字,i尚電動就已猜測到固態電池的重要性。
而以大眾、寶馬為代表的車企在固態領域雖不像豐田那樣有能力正向研發,但依舊有資本對外投資。2017年底寶馬與SolidPower建立合作伙伴關系共同研發固態電池,2018年中大眾向QuantumScape投資1億美元,并計劃在2025年實現固態電池量產。與此同時,寶馬還投資2億歐元開始涉及電芯級別的技術驗證和開發。
不過也并非所有企業都在進軍固態電池領域。其中,特斯拉作為電動汽車同時也是動力電池的領軍者,目前暫時還沒有在固態電池方面有所布局。
而國內固態電池研發主要依托的是中科院等科研機構,不過近幾年部分企業開始嘗試進行科研成果的產業轉化,例如中科院物理所與衛藍新能源合作等。總體來看,國內的固態電池研發呈現較為分散的格局,而且國內產業界(包括整車企業與電池企業)在固態電池領域的積累遠不及豐田等國外競爭對手。
目前,我國可日產1萬只固態電池的固態鋰電池產線正式投產。這條生產線主要生產高能量密度固態鋰離子電池、大容量柔性固態電池、高安全性固態電池,滿足車企在動力電池方面的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