鉅大LARGE | 點擊量:882次 | 2018年12月13日
新能源汽車的完美儲能應用:電費從有到無
許多人都看過魔術師的精彩表演,一件物品可以在我們眼前從有到無,過了一會,又可以從無到有。更有甚者,一個人走進道具,旋轉一下道具,人就變沒有了,一會功夫,這個人又可以從另外一個地方變了出來。其實我們看到的場景是魔術師利用障眼法和道具演變出來的魔術幻覺,這只是一個魔術演出而已,并不能讓它真實地變出來。現實生活中,電動汽車這個新能源產品,利用自己獨特的儲能應用,也可以魔幻般的變出一個從有到無或者再從無到有的場景。
電動汽車區別于傳統燃油汽車的最重要一個功能就是儲能應用。北京市王先生的電動汽車,充分利用夜晚的12小時,一方面在晚上電網高峰時段向電網出售電力,另一方面在夜間電網低谷時段充電,初步實現了當天上下班用車電費為零。這個應用場景向我們展示了一個可以成為真實的電費從有到無的變化過程。
燃油汽車使用汽油來轉化為行駛動力,一箱油用盡,可以開四、五百公里,這個應用過程完成了它的使命。這是一個完整的花錢消費的過程,在節能的道路上動再多的腦筋也只是減少用油而已,永遠也不可能做到油費為零。
不久前日本汽車技術專家、馬自達創馳藍天技術之父人見光夫再次向電動汽車開炮,“如果按照現在的發電方式進行計算,(從CO2減排的角度)電動汽車幾乎沒有意義”。人見光夫以數據說話,根據德國ADAC的實際測試結果,搭載2.0升創馳藍天發動機的MAZDA3的實際工況油耗為每百公里5.2升,“從油井到車輪”的全程CO2排放水平是14.8kg/100km,而同級電動車實際工況下平均一百公里電耗是21.2kWh,按照0.5kgCO2/kwh的世界平均發電時CO2排放水平折算,該車“從油井到車輪”的CO2排放水平為10.6kg/100km,再考慮到鋰離子電池的生命周期,實際CO2排放水平應為11.6kg/100km;如果按照日本現在的發電方式進行計算,電動汽車幾乎沒有意義,與2011年福島地震前相比,2015年發電二氧化碳排放增加大約15%,所以只要改善內燃機就可以輕松超越電動汽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