鉅大LARGE | 點擊量:6526次 | 2018年05月05日
手機鋰電池不能隨便扔
鋰電池膨脹是正常的,說明鋰電池老化,不存儲電了,這是正常的,沒有安全危險的。
鼓包的原因:
充電過程中電池內部會產生少量氣體,一般會在放電時吸收。充電電流太大、經常過充則會加劇氣體產生、使電池內壓增加導致出現鼓脹現象。電池產生輕微鼓脹是允許的。避免過充是減少鼓脹現象的關鍵。當然手機電池的質量也是很重要的,現在市場上很多電池都是以次充好,所以出現鼓包現在也不稀奇。
如何簡單,環保地處理廢舊電池?1交給小區居委會2中百好像有回收舊電池換禮品的活動。3交給廢品回收站。廢舊電池的危害廢舊電池的危害性:廢舊電池的危害主要集中在其中所含的少量的重金屬上,如鉛、汞、鎘等。這些有毒物質通過各種途徑進入人體內,長期積蓄難以排除,損害神經系統、造血功能和骨骼,甚至可以致癌。鉛:神經系統(神經衰弱、手足麻木)、消化系統(消化不良、腹部絞痛)、血液中毒和其他的病變。汞:精神狀態改變是汞中毒的一大癥狀。脈搏加快,肌肉顫動,口腔和消化系統病變。鎘、錳:主要危害神經系統。廢舊電池污染環境的途徑:這些電池的組成物質在使用過程中,被封存在電池殼內部,并不會對環境造成影響。但經過長期機械磨損和腐蝕,使得內部的重金屬和酸堿等泄露出來,進入土壤或水源,就會通過各種途徑進入人的食物鏈。過程簡述如下:池土壤微生物動物循環粉塵農作物食物人體神經沉積發病.專家們認為,由于電池污染具有周期長、隱蔽性大等特點,其潛在危害相當嚴重,處理不當還會造成二次污染。據楊毅夫博士介紹,我國沿海某省的一些農民在回收鉛酸蓄電池中的鉛時,因為回收處理不當,把含有鉛和硫酸的廢液倒掉,不僅造成了鉛中毒,而且使當地農作物無法生長.一節一號電池爛在地里,能使1平方米的土壤永久失去利用價值;一粒紐扣電池可使600噸水受到污染,相當于一個人一生的飲水量。一粒紐扣電池可污染60萬升水,等于一個人一生的飲水量。一節電池爛在地里,能夠使一平方米的土地失去利用價值,所以把一節節的廢舊電池說成是“污染小炸彈”一點也不過分。我們日常所用的普通干電池,主要有酸性鋅錳電池和堿性鋅錳電池兩類,它們都含有汞、錳、鎘、鉛、鋅等各種金屬物質,廢舊電池被遺棄后,電池的外殼會慢慢腐蝕,其中的重金屬物質會逐漸滲入水體和土壤,造成污染。重金屬污染的最大特點是它在自然界是不能降解,只能通過凈化作用,將污染消除。廢舊電池的危害主要集中在其中所含的少量的重金屬上金屬種類危害的表現錳過量的錳蓄積于體內引起神經性功能障礙,早期表現為綜合性功能紊亂。較重者出現兩腿發沉,語言單調,表情呆板,感情冷漠,常伴有精神癥狀。鋅鋅的鹽類能使蛋白質沉淀,對皮膜粘膜有刺激作用。當在水中濃度超過10-50毫史/升時有致癌危險,可能引起化學性肺炎。鉛:鉛主要作用于神經系統、活血系統、消化系統和肝、腎等器官能抑制血紅蛋白的合成代謝過程,還能直接作用于成熟紅細胞,對嬰幼兒影響甚大,它將導致兒童體格發育遲緩,慢性鉛中毒可導致兒童的智力低下。鎳鎳粉溶解于血液,參加體內循環,有較強的毒性,能損害中樞神經,引起血管變異,嚴重者導致癌癥。汞它在這些重金屬污染物中是最值得一提的,這種重金屬,對人類的危害,確實不淺,長期以來,我國在生產干電池時,要加入一種有毒的物質——汞或汞的化合物,我國的堿性干電池中的汞的含量達到1-5%,中性干電池為0.025%,全國每年用于生產干電池的汞具有明顯的神經毒性,此外對內分泌系統、免疫系統等也有不良影響,1953年,發生在日本九州島的震驚世界的水俁病事件,給人類敲響了汞污染的警鐘。重金屬污染,威脅著人類的健康,人類如果忽視對重金屬污染的控制,最終將吞下自釀的苦果,因此,加強廢舊電池的回收就日顯重要了。
傳統的回收思路是:分離各種金屬元素,制成金屬鹽出售,例如碳酸鋰,草酸鋰。這種思路由于簡單方便,適合小規模的回收工廠來采用,目前比較熱門的思路是所謂的閉路循環模式(closed-loopprocesses),就是一塊電池廢舊之后,廠家進行會回收,再重新制造出新的電池,重新投向市場。這一思路雖然聽起來是很誘人的,但據我所知,目前還沒有一家大的電池廠商進行使用的。
充電溫度:0~45℃
-放電溫度:-40~+55℃
-40℃最大放電倍率:1C
-40℃ 0.5放電容量保持率≥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