鉅大LARGE | 點擊量:1051次 | 2019年02月15日
時代萬恒剝離貿易主業
歷時大半年,時代萬恒(600241.SH)終于剝離了貿易業務。
12月10日,時代萬恒發布公告稱,擬出售的6家標的資產已完成過戶,交易完成后,公司將不再從事貿易業務,集中精力發展電池制造銷售業務。然而,電池制造業務還處于建設之中的時代萬恒,能否面對主業變更風險還是一個未知數。
剝離6家貿易公司
12月10日,時代萬恒披露公告,公司與控股股東遼寧時代萬恒控股集團有限公司(下稱“控股集團”)重大資產重組事項所涉及的標的資產已完成過戶,時代萬恒將不再持有標的公司股權。
2018年5月7日,時代萬恒發布公告,擬將旗下6家子公司遼寧民族54%的股權、香港民族54%的股權、國貿公司100%的股權、大和公司45%的股權、錦冠公司45%的股權、信添公司45%的股權轉讓給控股集團,交易金額合計5961萬元,控股集團以現金支付方式完成。
根據公告,上述6家標的公司同屬于時代萬恒貿易業務板塊,截至2017年12月31日,6家公司的賬面凈資產合計9249.95萬元,評估值合計1.04億元。
由于擬出售資產2017年度營業收入占時代萬恒2017年度營業收入的比例為74.91%,超過50%,因此,本次交易構成重大資產重組。
對于此次交易的目的,時代萬恒表示:為了剝離公司貿易業務,做好二次電池的核心主業,從而改善公司經營業績,增強持續盈利能力。
轉型新能源電池前景難測
時代萬恒成立于1999年,主營紡織服裝制造和進出口貿易,2000年于上交所上市。2006年開始,公司開始謀求轉型,曾涉足過房地產、金融、林業等領域,但一直把進出口貿易當作核心業務。
直到2015年,時代萬恒收購了電池制造銷售商遼寧九夷能源科技有限公司,開始布局二次電池行業,并對公司的經營戰略進行調整。2017年,公司的核心和重點調整為新能源電池制造。
值得注意的是,隨著新能源整個產業鏈純靠資源與補貼的時代逐漸退去,各環節將逐步進入理性發展階段。
據高工鋰電網資料顯示,2018年,以CATL、比亞迪為代表的一線動力電池企業延續高增長的態勢,市場占有率穩步提升,兩家企業上半年市場份額合計超50%;而缺乏核心技術、能量密度提升緩慢且沒有大客戶支撐的企業則面臨著資金緊張、市場份額下滑、被迫轉型扥多重風險,市場洗牌加速。
行業集中度較高的同時,受原材料價格下降、規模化生產、產品模塊化、能量密度及良率的提升、梯次利用及回收利用普及等因素影響,未來新能源電池成本還將進一步下降。
隨著新能源汽車補貼滑坡,整車廠存在產能過剩等問題,新能源電池企業將面臨極大的壓力和挑戰。
在此情況下,時代萬恒剝離貿易業務大力轉型新能源電池,前景還有待商榷。
由于公司二次電池制造業務中鋰離子電池制造業務仍處于起步階段,高能鋰離子動力電池項目正在建設,尚未形成收入;貿易業務仍然是時代萬恒的主要收入來源。
年報顯示,2016-2017年,公司貿易板塊實現的營業收入分別為11.85億元、11.28億元,占公司營業總收入的74.23%、75.15%。同期,公司電池制造銷售板塊實現的營業收入分別為2.41億元、2.4億元,僅占公司營業總收入的15.45%、16%。
此次時代萬恒出售資產雖是配合公司戰略轉型,但也不排除為了“拯救”公司業績。
2018年以來,時代萬恒一直處于虧損狀態。公司前三季度實現營業收入6.81億元,同比下降32.99%;實現凈利潤-3184.6萬元,同比由正轉負。
在此情況下,時代萬恒出售6家子公司,短期內能夠提振公司業績。從長遠來看,由于公司新能源電池業務還處于建設階段,此舉可謂“殊死一搏”。
根據公告,時代萬恒此次出售的6家標的公司2017年度營業收入合計11.25億元,占時代萬恒2017年度營業收入的74.91%。
下一篇:鋰電池性能的主要指標應擁有哪些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