鉅大LARGE | 點擊量:1000次 | 2018年12月28日
現代汽車將投資70億美元開發氫燃料電池
北京時間12月13日消息,據CNET網站報道,現代汽車集團(MotorGroup)近日動作頻頻,不僅對管理層進行重組,任命新的研發主管,將首席創新官晉升為總裁,還宣布投資70億美元用于開發氫燃料電池。
據《汽車新聞》(AutomotiveNews)當地時間12月12日報道,現代集團任命寶馬M部門前主管阿爾伯特·比爾曼(AlbertBiermann)擔任該公司研發部負責人。據知情人士透露,兩名研發副總裁已提出辭職,該集團正再次對高管進行洗牌,希望通過增加更多的非韓籍高管來改變局面。對比爾曼的任命是現代最重要的舉措之一,同時也導致比爾曼成為第一位在這個家族企業擔任這一職務的非韓籍高管。
此舉發生在現代集團最近的一次人事大變動之后。此前,創始人鄭夢九(Mong-KooChung)之子鄭義宣(EuisunChung)一舉躍升為該集團執行副董事長。由于在美國的召回成本,以及在美國和中國這兩個關鍵市場的銷售疲軟,現代汽車的利潤下降了三分之二,該集團有此舉倒也恰如其分。
據知情人士透露,引進外國高管的政策由鄭義宣牽頭,此次重組也是這位新任執行副董事長所推動的代際變革的一部分。此外,因未有授權,兩位提出離開的研發副總裁楊武哲(Woong-chulYang)和權文植(Mo-sikKwon)拒絕透露離職原因。
對通常傾向于雇傭韓國人擔任高管的現代集團來說,比爾曼的晉升可能反映出一個新的方向。自比爾曼后,又有兩名前寶馬M工程師,法耶茲·阿卜杜勒·拉赫曼(FayezAbdulRahman)和托馬斯·舍梅拉(ThomasSchemera)加入該集團,前布加迪設計師亞歷山大·”薩沙”·塞利帕諾夫(Alexander“Sasha”Selipanov)也加入了現代旗下品牌Genesis。前賓利(Bentley)設計總監盧克·東克爾沃克(LucDonckerwolke)已被任命負責現代品牌設計,而舍梅拉今年早些時候已被提升為該集團自動駕駛、聯網和電動汽車規劃主管。
充電溫度:0~45℃
-放電溫度:-40~+55℃
-40℃最大放電倍率:1C
-40℃ 0.5放電容量保持率≥70%
投資者對該集團高層重組并大規模投資于燃料電池開發表示歡迎。消息出臺后,現代汽車股價上漲9%,其子公司HyundaiGlovis和HyundaiMobisCo的漲幅甚至更大。
現代在上個月還表示對allegro.ai進行戰略性投資,但并未透露具體投資金額。這是一家專門從事深度學習以及人工智能研發的科技公司。在此之前,該集團披露還曾投資于美國和中國的人工智能初創企業,并且一直在投資機器人領域。
持有現代多家公司初始價值逾10億美元股份的埃利奧特資本管理公司(Elliott),一直在鼓動提高股東回報。該公司對現代現金流提出質疑并在今年年初發起維權。但現代似乎并未與埃利奧特負責人著名對沖基金經理保羅·辛格(PaulSinger)接洽。
埃利奧特在11月13日發送給該集團的最新一份文件中,包括咨詢機構ConwayMacKenzieInc.進行的一項獨立分析。分析發現,現代“資本嚴重過?!保摇霸谑褂矛F金流方面存在問題”,稱其財報“扭曲并隱瞞”了該集團的真實現金數額。
ConwayMacKenzie指出,在研發方面的低投資,以及缺乏合理性的資本投資,都是值得懷疑的支出。
對研究和開發的低投資以及缺乏理由的資本投資是康威·麥肯齊確定的值得懷疑的支出之一。現代向廣告、酒店和壽險公司等非核心資產注入了大量資金。
現代汽車最近的一系列聲明,似乎不太可能安撫那些認為該公司在研發上投資力度不夠的問題。
實際上,該集團的研發戰略不夠連貫,即:在大力宣傳燃料電池投資的同時,承諾到2025年將其電池驅動電動汽車(一種完全不同的技術)的生產線擴大兩倍以上,與此同時還一直在討論到2030年開發自動駕駛汽車。
與其他汽車制造商一樣,這些引人注目的投資大多是實驗性質?,F代斥資70億美元,致力于開發一種清潔能源技術,但考慮到成本和技術深度不足,這一技術在汽車業并沒有取得多大的吸引力。豐田汽車(ToyotaMotorCorp.)早在幾年前就開始倡導燃料電池,但并沒有取得多大進展,從而轉向電動汽車這一更有機會獲得成功的技術。
燃料電池的市場有限,據高盛集團估計,在2025年,由這種技術提供動力的汽車在汽車市場的份額預計將不到0.5%,而電池驅動的電動和混合動力汽車預計將達到20%。
現代管理層的人事變動可能會給這家韓國財閥注入新鮮血液。大舉投資科技初創企業是其投資戰略的一部分,這種情況很可能還會持續下去。
然而這些宏偉的未來計劃并沒有解決現代集團現金過剩、戰略不清,以及收益慘淡等更為緊迫的問題。
下一篇:駱駝股份實現鋰電業務板塊獨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