鉅大LARGE | 點擊量:955次 | 2018年12月29日
動力電池遭大規模“退役”
長期以來,動力電池回收問題成了產業之殤。
通常來說,新能源汽車上的動力蓄電池剩余容量降低到初始容量的70%-80%時便無法滿足汽車使用要求,就要“退役”。
而隨著新能源汽車使用量的不斷加大,動力電池“退役”量也將持續創新高。
拿京津冀三地來說,到2020年三地廢舊動力電池一年就將產生上萬噸。僅三地便產生諸多廢舊電池,可想而知,全國范圍內產生的廢舊電池何其之多?生態環保壓力何其之重?
關乎這一點,我們真的就無計可施嗎?
充電溫度:0~45℃
-放電溫度:-40~+55℃
-40℃最大放電倍率:1C
-40℃ 0.5放電容量保持率≥70%
政府春雨細潤已成體系
事實上,早在2009年工信部頒布的《新能源汽車生產企業及產品準入管理規則》中,就已經提到了關于電池回收方面的完整的銷售和售后服務管理體系。
在這之后,政府政策相繼頒布。包括2012年的《節能與新能源汽車產業發展規劃(2012-2020年)》、2016年發布的《新能源汽車廢舊動力蓄電池綜合利用行業規范條件》、《新能源汽車廢舊動力蓄電池綜合利用行業規范公告管理暫行辦法》以及2017年的《生產者責任延伸制度推行方案》等多個政策法規。
而進入2018年以來,政策春雨也一直無聲潤物著。比如今年2月頒布的《新能源汽車動力蓄電池回收利用管理暫行辦法》就鼓勵汽車生產企業、電池生產企業、報廢汽車回收拆解企業與綜合利用企業等通過多種形式、合作共建、共用廢舊動力蓄電池回收渠道。
另外,國家發改委也發布了《汽車產業投資管理規定》,要求“新建車用動力電池單體/系統投資項目”,“新建獨立純白電動汽車企業投資項目”均需配套建設車用動力電池回收利用管理系統,并明確企業法人承擔車用動力電池回收利用生產著責任。
從一系列相關的政策法規中,我們可以看出,隨著時間的推移,國家在對汽車生產和動力電池的回收方面提出了具體要求,并且這個要求是越發明確具體和清晰,已經逐漸形成一套較為完善的政策體系了。
值得一提的是,這個體系網除了大范圍的覆蓋之外,還針對小范圍有相關的可實施性的措施。
如近日,京津冀三地聯合制定的《京津冀地區新能源汽車動力蓄電池回收利用試點實施方案》就提到,到2020年,動力蓄電池梯次利用初步實現產業化發展,建成2至4家廢舊動力蓄電池拆解示范線和梯次利用工廠,探索布局1至2家動力蓄電池資源化再生利用企業。
除此之外,包括山西省、上海市、江蘇省、浙江省、安徽省、江西省、河南省、湖北省、湖南省、廣東省、廣西壯族自治區、四川省、甘肅省、青海省、寧波市、廈門市等地均有相關政策福澤。
可見,對于廢舊電池回收方面,國家政府是不遺余力地支持鼓勵。相信有了體系化的政策扶持,我國那些大批遭“退役”的電池能再有用武之地,并助力新能源產業持續健康循環發展。
企業光速行動初顯成效
當然,動力電池廢舊回收的大業,不能光靠政府的扶持,企業也要付諸實際行動。
因為從企業本身的發展來看,動力電池回收利用不僅可以有效保證原材料的供應,也能夠提升關聯產業的競爭實力。從健康長遠的發展角度來看,這對企業整體的產業鏈條布局相當重要。
基于此,國內不少企業紛紛加入動力電池回收梯隊進行產業布局。
光華科技在電池回收方面,就已經展開了一系列相關業務。2017年10月,其在廣東汕頭建成了一條150噸/月的電池回收示范線;2018年5月,又持自有資金設立珠海中力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開展鋰電池的梯級利用、回收、拆解及再制造等業務。在近期,其又先后與南京龍客車、廣西華奧汽車、北汽集團下屬企業北汽鵬龍簽署合作協議,拓寬廢舊動力電池回收、梯次利用等方面業務。
另一方面,早在2015年10月起中國鐵塔開始了探索動力電池回收及循環利用;2017年則開始在廣東、福建、浙江、上海、河南、黑龍江、遼寧、山東、天津、山西、四川、云南12個省(直轄市)11000多個站址開展梯級電池替換現有鉛酸蓄電池的試點;今年開始已經在31個省級分公司全面推廣動力電池梯次利用,已停止采購鉛酸電池,全部采用梯次動力電池予以滿足。且其還與一汽、東風、江淮、比亞迪、蔚來等汽車企業就新能源汽車退役電池的回收利用簽署了戰略合作協議。
當然,除上述企業之外,還有包括寧德時代、比亞迪、北汽新能源、中航鋰電、猛獅科技、國軒高科、超威集團、邦比克電池、普集團、桑德集團、格林美、贛州豪鵬、芳源環保、金泰閣等在內的企業也在做相關方面的布局,并且也取得了非常不錯的成效。
目前來說,動力電池回收主要分為梯次利用和資源回收,而這兩個方面,都存在巨大的挑戰。
就梯次利用方面來說,由于每個品牌的電池從生產的狀態到后期管理再到回收時的剩余電量都不一樣,因此回收利用的成本非常高;而資源回收方面,電池的拆解非常的復雜,不僅工藝繁雜,難度還很大,而且還很容易造成環境污染。
但不管怎樣,為了更好地發展新能源汽車產業,電池回收大業是勢在必行。
目前來說,報廢動力電池的回收和梯次利用已獲得地方實質性推動,且企業也展開了一系列可行性的業務,相信在政府企業的雙重推動下,動力電池回收產業能迎來更好的發展。
上一篇:中國動力電池企最危險時候到來了
下一篇:松下計劃在中國大量生產電動車電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