鉅大LARGE | 點擊量:801次 | 2019年03月19日
為什么說新能源汽車補貼應盡快退坡
如果把新能源行業看做一個人,那么它現在處在哪個階段?筆者認為是嬰兒階段。因為就目前來說,不管是國內還是海外,新能源汽車行業的發展,都非常依賴政策的扶持以及政府的現金補貼。就好像是處在嬰兒階段的孩子,離不開吃奶一般。
但是一個行業和人一樣,隨著時間的推移都會慢慢成長起來。吃奶的嬰兒終歸要斷奶,新能源行業也終歸會取消補貼。目前,不管是國內還是國外,新能源行業取消補貼的大限,都已漸漸臨近。
近日,美國特朗普政府就向國會提案:取消每臺電動車7500美元的抵稅補貼!根據現行法案,美國消費者購買電動車,政府會為其提供7500美元的抵稅額補貼。只有當車企總銷量達到20萬輛時,補貼的金額才會逐步減少,直至最后不再提供。但若特朗普此次的新政開始實施,不論什么情況,補貼都將會直接取消。
國內2019年最新的新能源補貼方案雖然尚未出爐,但是從此前傳出的消息來看,2019年的新能源補貼退坡已經是必然。并且預計在2020年前后,新能源購置補貼或也將完全取消。那么斷奶的新能源又會走向何方?
即將斷奶,國內外反應不一
充電溫度:0~45℃
-放電溫度:-40~+55℃
-40℃最大放電倍率:1C
-40℃ 0.5放電容量保持率≥70%
實際上,特斯拉在去年就已經達到了20萬的銷量,所以自2019年1月1日起,購買特斯拉的補助金額降為3750美元,而到今年7月1日,補助額將降至1875美元。如果2020年之后購買特斯拉,消費者就不會獲得任何來自政府的補助了。面對補貼的降低,特斯拉選擇了降價。試圖用車價的降低,來彌補政府補貼降低的部分。
而國內車企的動作,與特斯拉在美國的動作恰恰相反。雖然補貼退坡的政策尚未出臺,部分新能源車企(包括北汽新能源、小鵬等在內)已經急不可耐地宣布,將旗下新能源車的補貼后售價提高。并且這一方式正在形成潮流,很多車企都明的暗的表示,將觀望并跟進漲價。還沒有行動的車企,大多都是在等2019補貼政策的正式出爐。
同樣斷奶,特斯拉向左自主向右!
同樣是補貼取消,但從特斯拉和自主品牌各自的應對方式來看,能夠明顯感覺到二者的發育程度是不同的。
面對補貼退坡,特斯拉顯然并沒有多少慌張。不僅是降價應對,特斯拉還在近日推出了新車ModelY,試圖用定位更加低端的車型擴大市場占有率。雖然特斯拉尚未成為一家盈利的車企,但是從發展節奏來看,特斯拉實現盈利是遲早的事情。
相比之下,國內對于新能源補貼退坡就顯得十分慌亂。3月11日,上汽集團董事長陳虹在全國兩會上表示:目前我國新能源汽車仍以政策驅動為主,市場驅動力不夠強。到2020年購置補貼取消后,若無其他政策跟進,很可能導致中國新能源汽車市場出現40%左右的“斷崖式”下滑。純電動汽車受到的沖擊尤其大,市場份額可能下滑50%左右。
要知道,從整體的政策環境來看。國內的政策環境可要比美國好多了。因為國內有不少城市都有新能源車不限牌限行的政策,這一政策倒逼著部分消費者不得不選擇新能源車。可以說,新能源車能在中國蓬勃發展,是胡蘿卜(補貼和免購置稅誘惑)加大棒(限行限牌政策)雙重作用的結果。
但顯然,這些年下來,國產新能源車企面對即將到來的大限,顯然還沒做好充足的準備。
為什么一個向左一個向右?
特斯拉選擇以降價的方式來應對補貼退坡,其根本原因,就是特斯拉在吃奶的嬰兒期,的確將補貼轉化為了成長的能量。不管是推出新車型,還是提升技術水平,特斯拉在發展的這些年里,一直在提升自己作為一個車企的內功。其中包括對于銷售渠道的創新和搭建,對于產能的提升,對于產品品質的穩步提升、對于純電動車本身機械素質的提升等等。
就拿特斯拉和蔚來相比,編輯在試駕Model3和ES8之后,拋開兩車在做工品質方面的差異,就單純車本身的機械素質來說,Model3在車本身駕駛方面的成熟度,要遠遠高于ES8。更不用說續航方面的差距。當然,Model3也存在很多問題,譬如小毛病多、細節做工對不起那個價格等等,但就一輛車的機械素質來說,Model3起碼是合格甚至是優秀的。
以上說的這些,也是特斯拉能夠從賣出第一輛車,到2018年賣出24.5萬輛車成為純電動車全球冠軍的原因所在。在擁有足夠的銷售規模之后,特斯拉本身也獲得了巨大的成長,整個產業鏈也變得越來越成熟,因此在政府補貼退坡之后,特斯拉就能夠立即自食其力。
相比特斯拉穩步的發展節奏,自主品牌對于新能源的發展更多的是被“趕鴨子上架”。很多車企對于新能源的發展并沒有一個嚴謹的規劃,更多的是因為被政策倒推(例如雙積分等),于是才推出了相應的產品。從它們的產品布局也能夠看出來,不僅產品布局混亂,甚至于很多車企對于車型的命名也是雜亂無章。在補貼初期,甚至頻頻爆出騙補貼的丑聞。對于一部分發展新能源的車企來說,吃奶并不是為了成長,相反,它們的存在就是因為有奶可吃。面對補貼退坡,無奶可吃的局面,這些車企也就沒了發展新能源的動力。因此,通過漲價來補足這部分成本,然后再走一步看一步,成為了這類企業的一致做法。
說說觀點
其實從2019年新能源補貼政策至今未出臺能看出,有關部門對政策退坡尺度的把握,是相當猶豫的。
但從整個新能源行業的發展來說,補貼政策的退坡乃至取消,是絕對有益的。就特斯拉的案例來看,一個健康的企業經過了早期的發展,到現在產業鏈逐步成熟之后,這家企業完全能夠憑借自主創新的技術、產品的綜合實力,在市場上立足。有無補貼并不重要。
而國內很多被“趕鴨子上架的車企”面對補貼退坡的漲價之舉,上汽董事長陳虹的驚人之語,也從不同側面說明了,補貼退坡直至取消,能夠倒逼那些沒有競爭力的企業退出,能大浪淘沙留下的,才是真正有實力的玩家。
歸根到底,世界上沒有任何一個產業,是靠政府輸血,政策扶持,能夠真正成長壯大起來。更何況是高度市場化、全球化競爭的汽車產業呢?
所以,筆者的觀點是,與其投鼠忌器猶猶豫豫,不如壯士斷腕加速淘汰。新能源補貼政策,該退就退,該停就停,早停早好!
上一篇:這些新能源車亂象被狠抓
下一篇:新能源車成汽車市場的主動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