鉅大LARGE | 點擊量:701次 | 2019年03月26日
“新三包”解決新能源車售后投訴“痛點”
據國家質檢總局統計數據顯示:2018年,全國至少發生了40余起新能源汽車起火案例,有超13萬輛新能源汽車被召回。
我國躍居全球新能源汽車產銷第一大國已兩年。全媒體記者留意到,近期汽車“三包”和“召回”兩方面都有新措施出臺,雙重保障新能源汽車產品的制造品質以及消費者的售后體驗。
新能源車:每賣十輛就召回一輛!
當前,新能源汽車市場召回量并不少。根據國家市場監管總局公布的數據,2018年新能源汽車累積召回車輛大約有13.57萬輛,其中純電動汽車召回量占比達96%。按2018年我國新能源汽車銷量為125.6萬輛計算,相當于每賣出10輛新能源汽車,就有1輛出現問題被召回。
全媒體記者留意到,當前國內新能源車企召回愈發頻密,僅今年前2個月,國內新能源汽車已召回5批,召回量超過2.285萬輛,其中最熱門的車型特斯拉,暫時位居今年召回量第一位。分析2018年召回品牌比例,自主品牌新能源汽車銷量最大,成為召回的“主力”。2018年,北汽新能源、眾泰、力帆、江淮四家自主品牌召回11.14萬輛新能源汽車,占全年新能源汽車召回總量的82%!2018年新能源汽車的召回原因更集中在車輛電池、制動助力真空泵以及專用變速器三個方面。其中因制造裝配問題的原因召回比例高達七成以上,不符安全標準配件占比超7%。
充電溫度:0~45℃
-放電溫度:-40~+55℃
-40℃最大放電倍率:1C
-40℃ 0.5放電容量保持率≥70%
中科院院士、中國電動汽車百人會執行副理事長歐陽明高在去年底召開的全球未來出行高層論壇上指出:“電池熱失控是造成新能源汽車起火事故的主因之一,產品的質量問題才是其根本原因,新能源汽車在設計、制造、驗證、使用過程中沒有嚴格遵守相關技術標準和規范。部分車企在和新能源補貼政策退坡進行賽跑,故留下了諸多安全隱患。”
“三包+召回”兩項新政關注動力電池、電機、“三包”時限等
全媒體記者留意到,國家市場監管總局3月14日發布《家用汽車產品修理、更換、退貨責任規定(修訂征求意見稿)》,首次提出將純電動汽車的動力電池、電機等納入“三包”范圍,地位等同于燃油汽車的發動機和變速箱。當消費者發現電池或電機發生嚴重質量問題可退換車,并將電池起火、累計更換2次后等情況明確寫入修訂征求意見稿。同時,還對新能汽車退換車補償費用以及“三包”時限等問題進行修訂,并推動建立家用汽車產品“三包”責任爭議第三方處理機制的規定。
隨后,3月18日,國家市場監督管理總局缺陷產品管理中心發布“關于進一步加強新能源汽車產品召回管理的通知”,從四方面完善新能源汽車的召回管理機制,被譽為“史上最嚴苛的對電動汽車的監管條例”。
市場監管總局相關負責人指出,新能源汽車在技術、維修養護、安全隱患等都有不同,一輛新能源汽車發生火災事故,有可能與電器線路、燃料電池、機械干涉和外部火源等因素相關,且部分證據會在燃燒過程中消失或發生變化,因此缺陷調查非常困難,原因分析異常復雜。
為此,通知第一條就重點提出,要對新能源汽車發生的交通碰撞、火災等事故立即組織調查,并向市場監管總局報告調查分析結果;通知的第二條則明確提到將嚴密監控電動汽車核心技術“三電”:動力電池、電機和電控系統,只要發現問題,將立即上報、追溯,直至最后問責。
新能源車售后:“新三包”解決投訴“痛點”
全媒體記者留意到,今年“3·15”期間,以電動車為代表的新能源汽車漸成為消費者投訴熱門,續航缺陷、電池可靠度、質量隱患都是有待解決的“痛點”。新能源汽車特殊的動力構造卻沒有“三包”保障,這是消費者在使用純電動汽車、混動等新能源車型時最大的尷尬。新能源汽車國家大數據聯盟執行秘書長李陽透露,從2015年到2018年,我國新能源汽車投訴量持續上升,70%以上為質量類投訴,其中電池投訴達64%,電機達18%。雖然此前已有多家新能源車企推出電芯終身保修的政策,但這種“廠家說了算”的政策,實際往往變成一紙空談。
番禺一位純電動車車主潘先生告訴記者,車友群中常遇到有車主反映,他們明顯感到汽車電池性能衰減,嚴重影響續航時,卻沒有明確的業內標準,或能被認可的第三方檢測證明到底能不能免費更換電池。除此之外,當前4S店等維修仍以傳統燃油汽車為主,部分技術人員的技能已無法滿足新能源汽車行業發展的需求。“一般普通換件還好,涉及到電池、電機等純電動汽車獨有的零部件維修,普通的維修技師基本只有一個解決辦法:回廠。”潘先生表示,有時新能源汽車的維修時間成本比傳統燃油車高出不少。記者留意到,純電動汽車當前續航里程宣傳嚴重“摻水”,也成為眾多新能源汽車車主有冤無處可訴的煩惱。
如今國家質檢總局不僅把對“三電”技術的控制提到最高級別,只要“可能存在缺陷的”,就必須立即向監管機構報告,并組織調查甚至停止生產。同時,還擬完善純電動汽車為代表的新能源車的“三包”售后問題,修訂征求意見稿還計劃借鑒美國等汽車大國的成熟做法,推動構建中國汽車“三包”的第三方的爭議處理機制,解決消費者的投訴難、鑒定難、處理難等問題。
上一篇:特斯拉全系車型售價又調整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