鉅大LARGE | 點擊量:809次 | 2019年04月10日
福建打造創新發展強引擎
諾貝爾物理學獎得主康斯坦丁·諾沃肖洛夫團隊等一批頂尖人才研發團隊進駐廈門大學能源與石墨烯創新平臺,正埋頭攻克顛覆性技術;中科院海西研究院泉州裝備制造研究所從國內外引進一流學科帶頭人及科研骨干,組建10個研究團隊;寧德時代新能源-中科院物理研究所聯合研發中心里,一支由1800多人組成的研發隊伍年輕而有創造力……
高端人才不斷聚集的背后,是福建省聚焦主導產業、戰略性新興產業和區域特色重點產業的崛起。
搭建大平臺,培育“預備隊”
“大樓正在進行國際設備采購,計劃今年交付使用。”廈門大學石墨烯工程與產業研究院常務副院長周涵韜說。根據產業需求,這里依托大樓規劃的頂級無噪音實驗室、超干燥實驗室、潔凈實驗室等國際一流研發環境,已吸引康斯坦丁·諾沃肖洛夫院士等國內外尖端研發團隊和寧德時代新能源、福建恒申集團等龍頭企業入駐,現已完成約1.83億元的共性技術研發設備論證,將打造國際領先、產業急需的公共支撐平臺。
據廈門大學工程技術學部主任、石墨烯工程與產業研究院院長田中群院士介紹,能源與石墨烯創新平臺確立了“省市校共建平臺—福建省實驗室—國家實驗室/國家研究中心”的“三步走”發展規劃。“目前平臺正依托廈門大學能源材料化學協同創新中心等已有的重點平臺,聯合省內創新型企業,積極籌備福建省實驗室建設方案。”
類似廈大能源與石墨烯創新平臺,福建省各地正加緊建設“國字號”研發機構、省實驗室等高質量創新載體。去年以來,福建省新資助設立4家引進重大研發機構,立項建設3家研發機構,啟動建設10個省級科技創新平臺,持續推進福建省級新型研發機構建設,以催生重大科技創新。
支撐大產業,打造“發動機”
平臺為產業發展而生。福建高水平打造科技創新平臺,將外向溢出創新要素,推動產業向價值鏈高端躍升。
在動力電池行業,從跟跑到并跑,再到領跑,寧德時代新能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的動力電池系統銷量連續3年位列全球動力電池企業前三名。該企業成為全球動力電池企業著名品牌,憑借的是技術優勢,是背后強大的科研創新平臺。
寧德時代新能源-中國科學院物理研究所聯合研發中心現有74個項目在研發,去年研發中心科技項目經費內部支出達6651萬元,日前寧德時代新能源在全球又率先開發出比能量(質量能量密度)達304Wh/kg的新型鋰離子動力電池單體。
“動力電池作為新能源汽車的關鍵核心部件,其技術發展一直備受關注。”寧德時代新能源相關負責人說,只有建好高水平創新平臺,不斷在核心技術上取得突破,才能迅速搶占新能源汽車市場。
“我們把創新平臺定位于打造‘產業發動機’。”田中群說,廈門大學能源與石墨烯創新平臺從創新鏈的兩端進行研發布局:一是結合市場需求,圍繞福建的優勢與特色產業,推動一批產業化項目落地,既要為新興產業提供新動能,又要帶動紡織鞋服傳統產業轉型升級;二是發揮高校基礎研究優勢,孵化一批具有顛覆性的前沿技術項目。
高質大發展,打造“制高點”
“福建省將加大政策扶持力度,凝聚省、市、校、企各方力量,強化用地、人才配套服務保障,為創新平臺建設提供更為有利的外部環境。”福建省科技廳相關負責人介紹。
目前,該創新平臺圍繞福建省、廈門市的優勢產業,與60多家企業、高校、科研機構、產業基金及地方政府廣泛開展產學研合作,已推動石墨烯復合纖維等10余個產業化項目落地,在石墨烯潤滑油等領域創辦8家公司,2018年創造產值上億元,預計到2020年累計創造產值10億元,帶動相關應用產業規模達100億元。同時,平臺積極孵化前沿技術項目,以搶占國際科技創新制高點。
今年,福建省還將在廈門、福州、泉州、寧德等地啟動建設能源材料、光電信息、化學工程、儲能電池等4個首批省實驗室,打造具有國內國際重大影響力的一流創新高地,培育國家實驗室“預備隊”。
下一篇:增強“迷宮”效應 延緩涂層失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