鉅大LARGE | 點擊量:1176次 | 2018年05月17日
堅瑞沃能能否抓住機遇蛻變成動力電池巨頭?
4月的第一天,堅瑞沃能的一則公告將其推上了風口浪尖,隨后的幾個公告更是讓其深陷危機,讓人不得不對其發展前景打上個問號。
“平地驚雷”
4月1日下午,堅瑞沃能公告稱:公司目前已經出現債務逾期的情況;公司逾期債務19.98億元,主要為應付票據和銀行借款,面臨債權人的權利主張,公司面臨償債風險,對日常經營造成影響。
同日,堅瑞沃能公告稱:公司大股東李瑤先生持有的公司全部股份處于司法凍結狀態,其一致行動人李金林先生持有的全部公司股份面臨被強制平倉的危險,而二者合計持有公司14.6%的股份。
4月2日,堅瑞沃能公告稱:公司大股東李瑤、沃特瑪以及堅瑞沃能等名下13個賬戶存款被司法凍結,凍結金額為6254.22萬元;本次被凍結的銀行賬戶包含公司日常經營常用賬戶,對公司的生產經營及管理造成一定影響。
在這個西方愚人節的日子里,堅瑞沃能給眾多投資者開了個不是愚人的玩笑,可謂“平地驚雷”。
在此之前,該公司還在業績快報中公告2017年實現營業總收入為101.81億元,比上年同期增長166.55%;營業利潤為7.13億元,比上年同期增長37.36%;利潤總額為7.32億元,比上年同期增長31.24%;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凈利潤為5.22億元,比上年同期增長22.71%。公司經營形式喜人,怎么轉身就擺了個“天雷陣”?
堅瑞沃能到底是個什么樣子的公司?
華麗轉身
堅瑞沃能原名陜西堅瑞消防股份有限公司,于2010年9月在深圳創業板上市。
但是,這種情況在2016年3月之后發生了改變。改變這一切的是一件門外漢“蛇吞象”的并購。2016年2月29日,堅瑞消防發布公告,合計作價52億元收購沃特瑪100%股權。彼時,沃特瑪營業收入達20.61億元,凈利潤達2.46億元,而堅瑞消防營業收入則是5.81億元,凈利潤更是僅有0.37億元,二者收入規模上差距較大(見圖三)。
彼時,堅瑞消防是一家主營氣體滅火系統(裝置)、火災報警系統的生產和銷售,以及消防工程施工業務的上市公司;而沃特瑪則是國內知名的磷酸鐵鋰新能源汽車動力電池企業之一,在2015年中國化學與物理電源行業協會發布的動力用鋰離子電池前十企業中排名第五。二者風馬牛不相及。
暫且不提新能源門外漢,蛇吞象,堅瑞消防成功完成了收購,華麗轉身為知名新能源動力電池企業,并更名為堅瑞沃能。
“新婚”的甜蜜
收購成功后,堅瑞沃能充分享受了“新婚”的甜蜜:資本市場上受追捧,營業規模快速擴張、經營業績急速提升(見圖四)。資本市場上,堅瑞沃能成為一家受人矚目的明星企業,而不再是一個不起眼的小角色,其股價也在短短的半年多時間里從5.72元上漲到超過13元(除權后),著實火了一把。2016年公司的經營收入比2015年增長了557.03%,2017年又比2016年增長了166.55%;經營利潤上,2016年公司歸屬于母公司所有者的凈利潤比2015年增長了1102.98%,2017年又比2016年增長了22.71%。
子公司沃特瑪經營規模更是在堅瑞沃能的支持下狂飆突進。2016年,沃特瑪動力電池實現產能12GWh,全年實際生產5.45GWh,銷量達到5.06GWh,較上年同期增長269.34%,一舉成為中國動力鋰電池銷售量第三名,僅次于比亞迪和寧德時代;2017年,沃特瑪動力電池出貨量位居全球第四名,排在寧德時代、松下和比亞迪之后。
盛世下的危機
靚麗的業績讓外界以為堅瑞沃能正迎來企業發展的盛世,殊不知危機的種子早已埋下,并在其激進的擴張中快速成長。翻閱最近幾個季度堅瑞沃能的財報發現:合并完成后,堅瑞沃能的資產負債率急劇上升,流動負債占比也隨著業務的擴張而快速上升(見圖五);企業的資產質量下降,流動資產的快速增加是由存貨和應收款項(應收賬款、應收票據和其他應收款之和)的快速增加所推動;以上因素造成了企業的償債能力快速下降,企業的速動比已經降到不足0.8,而且還在快速下降(見圖六)。
堅瑞沃能:能否抓住機遇蛻變成動力電池巨頭?
顯然,堅瑞沃能快速發展所帶來的結果之一是其財務質量的急速惡化,其發展基礎并不穩固,稍有風吹草動,危機就將不可避免。
危機來了,以這種猛烈又突兀的方式,所幸,危機來得早,還有挽回的余地。
4月9日,堅瑞沃能公告稱擬通過存貨銷售和固定資產銷售的形式將公司對相關供應商的應付債務進行抵扣,所涉及的金額共計18.48億元。為增加單一業務抵抗風險能力,沃特瑪開始拋棄單一動力電池業務路線,加快發展儲能電池。
或許,產品多元化是一個正途,但是,借助這次危機,改變激進策略,重新構建公司的發展戰略,優化債務結構,提高資產質量,提升發展質量才是真正的正途。如此,此次危機未嘗不是一次將自己蛻變成動力電池巨頭的好機會。
(注:本文中2017全年業績來自堅瑞沃能的業績快報)
來源:中國能源報
作者:魏秋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