鉅大LARGE | 點擊量:642次 | 2019年04月22日
新能源車和自動駕駛兩大風口將會產生怎樣的化學反應
隨著汽車智能化、電動化、電商化、共享化“新四化“變革的不斷推進,新能源汽車和自動駕駛已成為汽車行業兩個新興領域。那么這兩大風口之間是很難形成合力還是有著密不可分的聯系呢?新能源汽車可以賦能自動駕駛嗎?中國自動駕駛又發展面臨怎樣的優勢與挑戰呢?2019上海車展期間,全球汽車座艙電子技術領導者偉世通聯合上海鎣石汽車有限公司董事長兼同濟大學教授高衛民就“新能源車賦能自動駕駛”這一熱門話題擦起了思想火花,帶給行業以思考。
相輔相成助力未來出行
2018年國內新能源汽車產銷分別完成了127萬輛和125.6萬輛,同比分別大增59.9%和61.7%。自動駕駛目前雖未進入大規模量產,卻憑借廣闊的發展空間,持續吸引了眾多玩家的關注和加入,市值一路“水漲船高”。然而隨著中國傳統燃油汽車20多年來的首次下滑和無人駕駛安全事故等因素影響,近兩年新能源汽車的話題不斷升溫,而自動駕駛的話題明顯降溫,這是否意味著這兩條行業進化路徑之間很難形成合力?
在“聚眾智馭未來”新能源車賦能自動駕駛高端對話上,偉世通首席技術官MarkusSchupfner、偉世通首席架構師王凱和高衛民達成了共識:對于改善交通狀況,升級用戶出行體驗,助力未來出行行業可持續發展,新能源汽車與自動駕駛同樣有很重要的意義。較傳統燃油車而言,新能源車是賦能自動駕駛、實現自動駕駛的更好載體,自動駕駛的發展也有助于新能源汽車的產量普及和體驗升級,兩者并非“水火不容”的競爭關系,而是相輔相成的助力。
新能源車賦能自動駕駛
充電溫度:0~45℃
-放電溫度:-40~+55℃
-40℃最大放電倍率:1C
-40℃ 0.5放電容量保持率≥70%
作為相輔相成的助力,新能源車該如何賦能自動駕駛呢?在高衛民看來,電動車更容易被控制,傳統內燃機相對電動機來說復雜程度較高,通過電動機來控制電壓電流的輸入輸出,以及與整套自動駕駛組件的契合,相對容易。且安全、綠色、便捷、共享是偉世通發展自動駕駛汽車的核心要素,與之相應的,新能源車能更的符合目前全球倡導的綠色環保、節能減排趨勢,和自動駕駛共同打造未來可持續發展出行環境。
從國家政策和布局范圍層面,偉世通首席技術官MarkusSchupfner也發表了觀點,在他看來,各國政府對新能源車的推廣和普及大開綠燈。無論傳統車企或是造車新勢力,都將未來規劃重點放在了新能源車領域,是成為自動駕駛載體的第一選擇。近兩年是功能車轉向智能車的黎明階段,用戶體驗是最重要的。無論傳統OEM,亦或新造車勢力,甚至于各大科技公司、Tier1都紛紛進軍新能源車和自動駕駛市場,各方力量不容小覷。
在偉世通首席架構師王凱看來,自動駕駛的終極目標是把技術向前推進,讓普通消費者受益。燃油車很大一部分成本來自發動機和變速箱等動力總成結構,而新能源車的主要成本來自三電系統電控電驅電池,相比之下對新能源車成本的控制更好把控。且就未來而言新能源車無論續航里程、能量密度等方面都會有質的提升,故障率也會比燃油車更低,未來汽車行業必將由新能源車擔綱主角。新能源汽車就像一個“木桶”,任何細分領域那塊“木板”缺了都不行,偉世通要起到橋梁作用,打造汽車行業“特長生”朋友圈。
中國自動駕駛的機遇與挑戰
從產業規模上來說,中國已經連續三年位居全球新能源產銷第一大國。但目前中國汽車市場仍以燃油車為主,盡管各企業對于新能源汽車和自動駕駛的布局正進行得火熱,但在出行安全和智能體驗等方面仍具有很大的可塑空間。
中國不僅是全球最大的汽車市場,也是偉世通最大和發展速度最快的市場。在2019上海車展上,偉世通展示了其SmartCore?座艙域控制器與可擴展DriveCore?自動駕駛平臺的整合,包括從L2級到L3級的無縫切換,以及出色的人機交互體驗等。該界面可提供手動駕駛模式和自動駕駛模式間的無縫轉換,可有效針對多變的道路情況,為自動駕駛安全保駕護航。
除堅守安全紅線外,偉世通還致力于不斷提升車內智能體驗和車外智能水平,升級中國用戶出行體驗。據了解,偉世通不僅全新打造了VX平臺、包含新一代交互體驗、OLED、高端曲面屏等座艙顯示產品,帶給用戶最佳屏顯效果,還通過創新的DICoreTM、包含20.3英寸4K全數字儀表,裸眼3D儀表等全數字產品,向用戶直觀展現了出色的立體視覺感受。
上一篇:運動化會是新能源車“解藥”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