鉅大LARGE | 點擊量:777次 | 2019年06月04日
動力電池的梯次利用和回收拆解
動力電池平均使用年限為5-8年,其性能隨著充電次數的增加而衰減,當電池容量衰減至額定容量的80%以下,動力電池不再適用于電動汽車。但退役的電池經過檢測、維護、重組等環節,仍可進一步在儲能、分布式光伏發電、家庭用電、低速電動車等諸多領域進行梯次利用。當電池無法進行梯次利用時,則需要進行回收拆解,做資源化處理。
目前動力鋰電材料回收有兩種主流技術路線,干法冶金和濕法冶金。格林美目前采用濕法冶金技術路線,已實現消費級鋰電池的規模化回收利用提取鈷和鎳等金屬,一旦動力電池回收端能上量,實現動力鋰電池的回收利用沒有太多技術上的障礙。
按商用車3年電池壽命和乘用車5年的電池使用壽命,假設鋰電池回收價值為0.3元/wh計算,預計2018年動力鋰電池回收市場將達14.03Gwh,動力鋰電池回收市場在2018年將初具規模,2020年理論報廢量將達到37Gwh,動力鋰電回收市場規模將達111億元。
隨著動力電池需求快速增長,鋰電池正極材料市場需求也持續增加,而擴大再生資源的利用效率,循環利用廢舊電池中的鎳鈷錳鋰等金屬以生產正極材料的經濟性愈發明顯。預測到2018年國內動力電池報廢回收市場將達6.39萬噸,2020年將達到24.8萬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