鉅大LARGE | 點擊量:12439次 | 2018年05月23日
解析:鋰電池冒煙并不比起火來得安全
冒煙和起火一般被認為是鋰電池安全的兩大隱患,起火危害較大已經達成共識,但是對冒煙的危害卻是關注不多,甚至常常被忽視。
“鋰電池冒煙同樣會對人體造成較大傷害。”東洋系統公司顧問AisakuNagai認為,冒煙并不比起火安全,很多電池在冒煙的過程中會揮發出有毒氣體,其對人體的危害甚至大于起火。
作為2015高工鋰電及電動車年會的重要組成部分,1月7日,由日本矢野經濟研究所和高工鋰電共同舉辦的海外專場論壇在深圳會展中心桂花廳揭幕。
年會海外專場中,三星SDI、LG化學、SK、日立化成等日韓大型企業齊聚一堂
來自矢野經濟研究所、日本名古屋大學、日立化成公司、ESPEC集團、東洋系統公司、LG化學、Kokam、W-Scope公司、TerraMotors等知名海外研究機構及企業齊聚,與現場超業內人士共同探討國際鋰電“新格局、新趨勢”。
充電溫度:0~45℃
-放電溫度:-40~+55℃
-40℃最大放電倍率:1C
-40℃ 0.5放電容量保持率≥70%
在1月7日下午的國際專場,東洋系統公司顧問AisakuNagai發表了“鋰電池安全測試中噴射氣體成分分析”的演講。
東洋系統公司通過對冒煙的鋰電池噴射氣體的分析過程中發現,電池冒煙容易揮發出鈷、鎳等氧化物顆粒,從而危害人體健康。
東西樣系統公司在對電池冒煙測試的過程中發現,不同的電池材料,因其成分不同,冒煙過程中所帶來的危害也不同,對混合氣體的量進行分析。
將鈷酸鋰電池在4.35V、6A電流常溫狀態下過沖15分鐘后發現,電池很快就發生冒煙,在生成一氧化碳和二氧化碳等氣體的過程中,也揮發出大量的帶鈷的氧化物顆粒。
冒煙后的鈷酸鋰遠不比想象中安全,東洋系統公司通過在16000L和46000L的箱體中類比現實情況試驗,采集測試箱中的灰塵分析可以得知,電池冒煙后存在大量含鈷、鎳、氟等化合物顆粒殘留在空氣中。
16000L的反應器進行采樣可以看到大的顆粒可以達到10微米,小的顆粒2微米。用EDX儀器進行分析可以看出大的顆粒是鈷,小的是氟化物冒煙后鈷顆粒的含量達到69mg/m1小時候。通過分時采樣可以得知大量的含鈷化合物顆粒懸浮在空氣中,特別是小于2微米的顆粒容易被吸入肺中,容易對人體造成危害。
由此,AisakuNagai認為,鋰電池煙并不比起火安全,他建議生產車間一定要保持足夠的空間,并且注意通風,從而保證工人的安全。
下一篇:解決鋰電池安全問題需參考國外經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