鉅大LARGE | 點擊量:1351次 | 2019年06月14日
蘋果手機“電池門”
蘋果手機“電池門”事件持續發酵。有國外研究人員懷疑廠商通過系統升級,故意“讓前代iPhone運行速度減慢”。隨后,蘋果公司正式回復,確認了這一機制的存在,但辯稱是為了保護用戶的手機。
對于蘋果用戶來說,更新系統會變卡在某種程度上已是一個“常識”。以至于“蘋果公司修復了舊手機過于流暢的BUG”這樣的段子在網絡上廣為流傳??梢姳鶅鋈撸且蝗罩?。
推出新產品,促使消費者淘汰仍具有實用價值的產品,這算不得新鮮事。這種行為被稱為計劃廢止制,由美國通用汽車公司在上世紀五十年代提出。這次蘋果深陷泥潭,是因其越過了底線。計劃廢止不是不可以,但要通過提升產品性能和設計來吸引消費者,而非越俎代庖替消費者直接做出選擇,限制已出售產品的性能,影響使用體驗。
商業科技發展的底線是不能侵犯消費者的切身利益。蘋果“電池門”之錯,在于未及時告知“限制性能”,侵犯了消費者的選擇權和知情權。在滔天的聲浪與數億美元的訴訟壓力下,近日蘋果正式發文道歉,但仍強調“此事有諸多誤解”“不會故意縮短產品壽命,降低用戶體驗以推動升級換代”,依然沒有意識到,擅自剝奪用戶選擇權與知情權的嚴重性。其解決辦法——將更換電池的費用打了個折扣,更為這一事件增添了幾分荒誕的色彩。
治疾及其未篤,除患貴其未深。我們身處科技飛速發展的時代,技術的迭代讓前沿技術與大眾認知水平的差距不斷加大。也正是這種信息不對稱,給“失范”商家提供了便利。
充電溫度:0~45℃
-放電溫度:-40~+55℃
-40℃最大放電倍率:1C
-40℃ 0.5放電容量保持率≥70%
找到了“電池門”的病根,我們又該如何杜絕這種現象呢?顯然,不能單純依靠企業自律。有人曾問工業設計之父雷蒙德·羅維,你最喜歡的產品線條是哪一個?他回答:最喜歡銷售上漲的曲線。資本就是資本,逐利是它的本性。在資本的基因中,道德絕非必需品,除非它能帶來收益。
因此,保護消費者權益要依靠法律與制度。在國內,各類數據軟件、企業層出不窮,如何保護用戶隱私?這需要法律與制度能盡快延伸到科技細分領域,從細節上完善技術應用體系,實現與科技發展的共同進步。
可以說,唯有用法律和制度的“韁繩”,才能約束資本這匹“烈馬”,讓它不再“任性”馳騁。
上一篇:電芯技術是整車廠取得競爭力的關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