鉅大LARGE | 點擊量:927次 | 2019年07月03日
4年續航里程僅剩5公里? 新能源汽車續航成新“痛”
近幾年來,隨著新能源汽車在我國的逐漸普及,關于新能源汽車的質量問題也逐漸開始顯露。在人民網汽車質量投訴平臺收集到的投訴信息中,關于新能源汽車的投訴逐漸增多。其中,實際續航里程與宣傳差距大,電池衰減導致的續航縮短等問題較為集中,成為了汽車消費者用車時的煩心事。
續航銳減 車主投訴某品牌純電動車使用4年后續航僅剩5公里
張先生于2014年購買了北汽新能源旗下的EV150車型,最近他的車出現里程銳減的問題,行駛5公里左右便開不動了,車輛停在路邊,里程卻一直掉,直至為0,兩次把他撂在了半路上。“特別是在冬季,一旦開啟空調,車輛續航里程有時甚至僅有5公里。”張先生說。
張先生告訴記者,此前車輛常出現動力電池故障燈亮的問題,重啟幾次便能恢復正常,可是如今,開不到幾公里里程便迅速減少,經過4S店深度補電以后仍然不行,又送去4S電進行修理了。
記者采訪了張先生購車的北汽萬邦之星4S店相關負責人,對方承認,張先生的車輛使用了4-5年時間,的確出現了電池故障問題,有可能是電壓不穩導致的,目前車輛仍在免費維修當中。因為EV150車型的電池型號較老,可能會遇到沒有配件的情況,因此維修時間較長,張先生的車輛2月15日送修,目前已維修超過一個月時間。記者采訪北汽新能源公關部相關人員,對方表示,會給予客戶代步車輛或交通補貼進行支持,并會盡快協調相關配件。
續航里程與實際不符已經成為了新能源車消費者最大的“痛”
張先生的遭遇并非個例,在人民網汽車質量投訴平臺上,關于續航里程方面的案例還有不少。不少車主都曾反映過實際續航里程銳減、以及續航里程與實際宣傳不符等問題。除了EV系列產品,其他新能源續航里程的投訴也時有發生。消費者普遍反映,新車冬季續航里程大幅衰減,與官方宣傳不符。
多位新能源車主向記者反饋,其實和燃油車的“油耗值”一樣,日常行駛過程中的油耗很難達到廠家給出的“綜合工況下”的油耗標準,但這二者之間的差異并不會太大。而新能源汽車不同,雖然車主對企業給出的續航值和實際值之間的“落差”會有一定的預見,但實際使用過程中,這二者之間的差距卻有些過大。
北京某出行平臺的司機王師傅表示,自己所駕駛的純電動車號稱最大續航里程是400多公里,在春秋兩季,可能續航里程能達到300公里的樣子,而在冬天,如果開空調,續航可能只有250公里左右。“真實里程只有宣傳的3/5左右,一到冬天都不敢開空調。”王師傅對記者抱怨。不只是王師傅,在各類新能源汽車的論壇中,對于新能源汽車的投訴大多數集中在“續航里程與宣傳不符”上。
“目前電動車的續航里程已經從150公里普遍提高到300公里以上,但客戶的抱怨并沒有減少,因為實際續航里程低于期望值。”中科院院士歐陽明高在此前的中國電動汽車百人會上也提到。雖然實際的續航里程和環境、溫度以及駕駛習慣都密切相關,但車企在宣傳上的“虛高”,造成車主對于電動車續航的不滿加劇。
亟需規定新能源車實際續航里程測試標準 規范電池衰減范圍
國家新能源汽車創新工程項目專家組組長王秉剛告訴記者,汽車廠家宣傳的續航里程是在試驗場NEDC工況下的續航里程,往往與實際駕駛情況不符。
另外王秉剛還特別指出,“電動車的采暖完全依靠電,冬天如果把空調打開,就要增加約20%~30%的能耗,使得續駛里程減少1/4到1/3。也就是說,常溫下400公里的續駛里程,在冬季可能降到300公里不到。”
但是如果短時間內電池續航衰減過快就是電池的質量問題了。“現在大部分車也就用了兩三年。如果裝用質量不好的電池,其性能衰退快,使用時間一致性變的很差,電池壽命短的話,將會出現續駛里程隨使用時間減少的情況。這個情況下,電池質量好壞就會明顯表現出來。如果過早出現續駛里程明顯減少的情況,就屬于產品質量問題。”王秉剛說。
目前大部分新能源汽車企業宣傳的最大續航里程在實際駕駛中都會打折扣。實際續航里程受行駛速度、路況、個人駕駛習慣及溫度等影響,往往明顯小于廠家宣傳的續航里程,針對國內電動車續航宣傳的亂象,北京市匯佳律師事務所主任邱寶昌認為,續航里程是消費者選擇車輛時的重要參考因素,車企不應該把理想化的續航里程數值向消費者推廣,更不應該作為賣點宣傳。對于最大續航里程、NEDC綜合工況里程和實際路況之間的差距,廠家在宣傳或銷售過程當中應該明確告知消費者,并且數據要真實不能有假,讓消費者在充分了解真實情況的前提下作出選擇。
剛剛結束的全國兩會上,關于發展新能源汽車再次在政府工作報告中被多次提及,我國新能源汽車產業的發展正在進入全新時期。長安汽車總裁朱華榮也指出,我國已成為世界新能源汽車第一大市場,但是整車和部分核心零部件關鍵技術尚未突破,在快速發展中暴露中的問題,更需要政府監管部門加強監管。中國汽車流通協會副秘書長羅磊呼吁,“相關部門應該在比較快的時間內制定出續航里程的檢測標準,企業也應當加大研發投入力度,盡快取得電池技術上的創新和突破,使市場得到一個良性循環,也使得我國新能源汽車產業真正實現高質量發展。”
上一篇:智能手機或于5年后謝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