鉅大LARGE | 點擊量:928次 | 2019年07月14日
新能源車企患上"政策紅包"依賴癥
近日,財政部、科技部等四部委聯合發布《關于2016-2020年新能源汽車推廣應用財政支持政策的通知》。根據《通知》,2016年消費者如果購買一輛純電動或插電式混合動力乘用車,最高可以獲得5.5萬元人民幣的補貼。《通知》還要求各地制定地方性扶持政策,加大環衛、公交等公益性行業新能源汽車推廣支持力度,加快完善新能源汽車應用環境。
《經濟參考報》記者采訪了解到,近年來,我國對以電動汽車為主的新能源汽車給予一系列政策支持,自去年以來,這些政策效應開始顯現,新能源汽車從多年的“底部徘徊”中逐漸走了出來,銷量呈現翻番式增長。新能源汽車的春天似乎已經到來。然而,配套設施的匱乏以及技術瓶頸的制約仍未有效解決,部分企業患上政策紅包依賴癥,“靠著補貼混日子”,新能源汽車的前行之路仍將坎坷。
政策拉動破局“井噴”
剛剛落幕的上海車展,再次成為各大汽車廠商角逐的競技場。記者梳理發現,這次車展有30多款新能源汽車亮相,足以說明各大廠商對新能源汽車的重視程度。
“今年一季度銷量中,有95%是北京市民私人購買的純電動車輛,市場的發展離不開國家產業政策的支持。”北汽新能源汽車公司總經理鄭剛表示。今年一季度,北汽新能源的電動車銷售2000多輛,相比去年一季度只銷售十幾輛的業績,呈現爆發式增長。
在霧霾成為公害的今天,發展清潔環保的新能源汽車成為各個國家的戰略選擇。專家指出,發展新能源汽車除了解決能源環境制約外,也是提升我國汽車產業競爭力的制高點,我國必須要抓住當前全球汽車產業技術革命的歷史機遇,推進汽車產業跨越發展。
“發展電動汽車等新能源汽車,是大勢所趨,國際上很重視,我國更加重視,近年來,政府對新能源車的支持從未間斷。”康迪電動汽車集團總裁胡曉明接受《經濟參考報》記者采訪時說。
然而,多年來我國新能源汽車始終在“底部徘徊”。根據中國汽車工業協會的統計,2013年,我國汽車產銷雙雙突破2000萬輛,而新能源汽車僅銷售1.76萬輛,其中純電動汽車1.4萬多輛,插電式混合動力汽車3000多輛。“前幾年,盡管國家花了很多精力發展電動汽車,但是實際效果不佳。”一些接受采訪的業內人士反映。
2014年以來,支持政策再次加力,國家層面接連出臺加強新能源推廣應用的相關政策,不僅免除新能源車購置稅,而且要求打破地方保護主義,建立統一開放、有序競爭的新能源汽車市場,并確定對電動汽車換充電設施用電實行扶持性電價。
各地也都出臺不同的扶持補貼政策。如上海對新能源汽車補貼政策雙管齊下,將包括插電式混動汽車在內的多款車型納入目錄,購新能源車補貼除享受3萬元的地方補貼,還可以免費獲得價值7萬多元的專用新能源車牌,還有區級財政1.5萬到2萬元的補貼。
在政策的強力推動下,2014年我國電動汽車市場取得了驚人的高速增長。根據中國汽車工業協會公布的數據,2014年新能源汽車共生產7.84萬輛,銷售7.48萬輛,比2013年分別增長3.5倍和3.2倍。
2014年,我國新能源汽車銷售僅次于美國,位列全球第二位,遠高于其他國家。與此同時,當年全球純電動車銷量前十的車型中有四款車型來自中國:康迪EV、奇瑞QQ3EV、眾泰E20及北汽E150/200EV,四款車共銷售30,463輛,占全球30萬電動車銷量的10%。
今年以來,我國新能源汽車依然保持“井噴”勢頭,數據顯示,一季度我國新能源汽車產銷同比分別增長2.9倍和2.8倍。
不少業內人士樂觀預計:2015年,新能源汽車將迎來銷量真正爆發的第一年,行業基本面出現拐點。工信部部長苗圩兩會期間也表示,2015年將繼續加大對新能源汽車的政策支持。
上一篇:韓國政府提供補貼 推廣電動汽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