鉅大LARGE | 點擊量:3552次 | 2019年07月22日
2018年動力電池裝機量分析
根據作者測算,2018年動力電池實現(xiàn)裝車122萬輛,5867萬度電,同比增長84%,其中2018年12月新能源汽車產量22.7萬輛,同比增長16%、環(huán)比增長17%;12月電池裝機總電量約1360萬度,同比增長18%,環(huán)比增長48%,體現(xiàn)了年末沖刺的行情特征。
今年處于后補貼時代,新能源汽車發(fā)展總體保持著良好的增長態(tài)勢。首先按照汽車生產合格證數據,1月-12月持續(xù)拉升,表現(xiàn)良好。1-12月份合格證數據現(xiàn)在完成的是122萬。2018年全年為81萬的規(guī)模,而且乘用車按照合格證統(tǒng)計是101萬,去年是55萬,所以總體來看,乘用車的增長速度是極其喜人的狀態(tài)。2018年累計同比增長速度令人振奮。
(來源:微信公眾號“建約車評” ID: 作者:jianyuecheping 乘聯(lián)會秘書長 崔東樹)
1. 2018年新能源車和電池需求呈現(xiàn)三波增長的穩(wěn)增長特征
根據作者測算,按照汽車生產合格證數據:2018年12月新能源汽車產量22.7萬輛,增長16%;電池裝機總電量約1359萬度,同比增長18%,環(huán)比增長48%。2018年1-2月是延續(xù)2017年政策增長慣性,由于3-5月的年初過渡期政策實現(xiàn)了企業(yè)生產的平順發(fā)展,因此3-5月的搶裝特征使新能源汽車產量爆發(fā)增長。改變了前幾年年初產量極其低迷,而年末極高的被動局面,使2018年產能的充分利用效果得以體現(xiàn)。有利于優(yōu)勢企業(yè)的發(fā)展。
2018年的7月-12月是新補貼政策的生效期,由于政策相對務實和持續(xù)提升的幅度合理,新補貼政策正式期的產量增長仍是較好的持續(xù)拉升狀態(tài)。
從12月的汽車走勢看,2018年的電池需求呈現(xiàn)良好的增長狀態(tài)。
2.歷年新能源車產量和裝機電池數據
2017年全年新能源車產量為81萬輛,同比增長99%,而電池的需求量累計達到3602萬度電,在上半年負增長的情況下,下半年同比大幅正增長,增幅為30%?;謴驮鲩L的主要原因是8-12月的同比電池裝車需求增長較快。
2018年1-12月的電池需求量為5867萬度電,較2017年同比增長84%。6-7月減速明顯,8-10月逐步恢復,1-12月年末高基數特征凸顯。
由于電池的增速高于整車的增速,這也體現(xiàn)了新能源車對電池的拉動較強。
3. 客車的電池需求量對總需求影響較大
可以看到1-3季度電池增速是逐步下行的狀態(tài),第一季度增速200%,第二季度70%,第三季度35%,四季度是逐步下行的狀態(tài)。但是三季度下行總體增長呈現(xiàn)良好態(tài)勢,尤其四季度的乘用車下行速度比較平緩,二季度乘用車增速70%,三季度乘用車增速59%,基本保持一個相對穩(wěn)定狀態(tài)。四季度的趨勢則是放緩的特征。
新能源車的電池需求隨產品轉變,客車的單車電池用量很大,因此2016-2017年部分月度的客車電池用量占比較大。2018年乘用車的電池用量成為絕對主力。
2018年電池需求結構上分化也較明顯,尤其是12月的年末行情的走勢相對穩(wěn)健。從車輛細分類別來看,2018年12月乘用車電池裝機電量約618萬度,同比去年的251萬度增長360萬度;客車電池裝機電量493萬度,同比增長-70萬度;專用車電池裝機電量248萬度,同比增長-94萬度。12月的乘用車表現(xiàn)較突出。
這里面我們認為新能源車拉動電池的增長亮點特別突出。由于乘用車是拉動電池技術提升的,客車是維持電池產銷規(guī)模的,而專用車是實現(xiàn)過剩產能的低端配置的,因此乘用車的電池需求增長的意義重大。
2018年增長亮點突出,主要是在于乘用車轉型升級和新能源車高端發(fā)展做的不錯,2018年乘用車推出了大量AO級和A級SUV產品,所以SUV產品表現(xiàn)是實現(xiàn)新能源年輕群體接受的重要親民車型,價格較低,技術先進,對拉動新能源的第二輛車普及的促進很大。
2017年乘用車總體是占產量需求的68%和電池需求的37%,2018年乘用車總體看是占產量需求的82%和電池需求的59%,仍是引領消費增長的核心動力。
2018年的12月的客車產量恢復較好。2018年客車需求恢復較快,客車逐步不是電池需求的重要主力。從產量結構的變化看,2018年12月的客車產量占比8%,但12月的客車用電池占比達到36%,相對2017年12月的49%電池用量下降很大。
4. 整車產品電池需求特征
動力電池目前的類型有錳酸鋰、磷酸鐵鋰、鈦酸鋰、鈷酸鋰、三元材料等,因能量性能和稀有金屬成本的原因,錳酸鋰、鈦酸鋰和鈷酸鋰電池逐漸變?yōu)樾”娺x擇,而磷酸鐵鋰和三元鋰電池則得到更廣泛的應用。其中,三元鋰的發(fā)展?jié)摿薮?,成為發(fā)展的趨勢。
以上數據為1月-12月的數據,2018年1-12月是122萬臺,三元鋰電池的占比從69%上升到78%。其中2018年10月三元鋰裝車數占比達到84%,12月元鋰裝車數占比下降到73%,三元電池的裝車數量年末仍較高。
雖然磷酸鐵鋰的占比逐步下降,2018年裝車數下降到19%,但年末的客車沖刺帶動磷酸鐵鋰電池的裝車量增長較快。
三元鋰電池全稱是“三元材料電池”,一般是指采用鎳鈷錳酸鋰(Li(NiCoMn)O2,NCM)或鎳鈷鋁(NCA)三元正極材料的鋰電池,把鎳鹽、鈷鹽、錳鹽作為三種不同的成分比例進行不同的調整,所以稱之為“三元”,包含了許多不同比例類型的電池。從形狀上來區(qū)分,可分為軟包電池、圓柱電池和方形硬殼電池。其標稱電壓可達到3.6-3.8V,能量密度比較高,電壓平臺高,續(xù)航里程長,輸出功率較大,高溫穩(wěn)定性差,但低溫性能優(yōu)異,造價也比較高。
磷酸鐵鋰電池則是采用磷酸鐵鋰(LiFePO4)作為正極材料,用鐵來做電池原料一來成本低廉,二不含重金屬,對環(huán)境污染較小,工作電壓為3.2V。磷酸鐵鋰晶體中的P-O鍵穩(wěn)固,因此在零電壓存放時并不會有泄漏,高溫條件下或過充時安全性非常高,可快速充電,高放電功率,無記憶效應,循環(huán)壽命高,缺點為低溫性能差,正極材料振實密度小,能量密度較低,產品的成品率和一致性也飽受質疑。
以上數據為電池電量的數據,2017年1月-12月的電量是3600萬度,今年為5867萬度,其中三元鋰占比在客車銷量高的2季度表現(xiàn)較差。
2018年1月-12月的三元電池占比達到58%,較2017年的45%提升13個百分點,2017年較2016年的24%也提升了26%。而錳酸鋰和鈦酸鋰的需求逐步減弱。12月的磷酸鐵鋰到45%,也是年末的搶裝行情的特征。
5.2018年的各類車電池需求特征
(1)乘用車的電池需求特征
此表是狹義乘用車的電池需求特征。近幾年的國產新能源乘用車的產品性能提升很快,其中三元電池的占比提升促進乘用車的產品技術提升。
從不同電池類型來看,乘用車2018年的電池三元化趨勢持續(xù)。12月乘用車裝機總電量中三元鋰占比保持高位,12月純電動達到93%是三元鋰。12月的插混達到100%是三元電池。
12月磷酸鐵鋰繼續(xù)下降,三元趨勢明顯。尤其是插混,開始全面使用三元電池。
(2)客車的電池需求特征
此表中電池分類對應的客車包含了微客和輕客。也就是6米以下的輕型車車型會考慮。
安全很重要。高溫條件下,三元鋰電池的三元材料會在200℃時發(fā)生分解,產生劇烈的化學反應,釋放出氧原子,并在高溫作用下極易發(fā)生燃燒或爆炸的現(xiàn)象,因此基于安全的考慮,我國工信部在2016年1月,通過特殊發(fā)文規(guī)定將三元鋰電池的使用暫時限制在純電動客車之外。
由于部分微客類車型和6米以下的輕客與乘用車的產品特征差異較大,因此列入客車的范圍,于是出現(xiàn)了三元鋰的微客裝車。
客車電池以磷酸鐵鋰為主,但占比不高,錳酸鋰、超級電容的產比也有一定的市場空間。2018年12月的磷酸鐵鋰客車電池需求表現(xiàn)較好,達到89%。
(3)專用車的電池需求特征
此表分類的電池對應的專用車車包含了微客和輕客,微卡和輕卡等各類以5字頭的車型為主。
由于磷酸鐵鋰的資源充足、價格低,加之使用范圍越來越窄,因此不如三元電池的需求旺盛。自2016年初開始,鈷在英國倫敦交易所的價格增長了270%,今年3月再創(chuàng)歷史新高。電動汽車金屬資源集團主管皮特·迪寧在一封郵件中表示,不管剛果(金)的政局是否會影響鈷的出口,現(xiàn)在的高價已經充分體現(xiàn)出鈷的緊缺性。
專用車的使用特征是低成本的用車,加之部分企業(yè)技術實力不強,因此產品提升緩慢,而磷酸鐵鋰等低成本電池的需求較好。
2016-2017年的專用車的三元化趨勢很明顯。2017年的三元電池的裝車量達到68%的占比,而2016年的占比是37%。2018年三元的趨勢是下降的狀態(tài),12月達到38%,錳酸鋰恢復增長也是很好的趨勢。
6.主力電池廠家表現(xiàn)優(yōu)秀
新能源車電池企業(yè)從3C等消費電池領域轉過來的較多,因此規(guī)模不大,技術實力相對分化明顯。但由于新能源車的需求波動性巨大,因此對電池企業(yè)也是很好的機會。在年初的市場低迷期,主力企業(yè)會有優(yōu)勢,但隨著年末市場火爆,產能的矛盾凸顯,因此二線企業(yè)有很好的時間機遇。
主力電池企業(yè)的表現(xiàn)也是你追我趕,由于從整車目錄拆分的電池企業(yè)裝車單有時會出現(xiàn)一個型號多個廠家配套的情況,沒把握拆分合理,因此就作為一個企業(yè)組對待,并列于企業(yè),導致主力企業(yè)可能因此少算一些,但不多。
由于目前電池企業(yè)擴張過快,很多電池企業(yè),在很多地方設立的不同的公司,電池企業(yè)數量大幅增長。我們?yōu)榱吮阌诜治?,把各地公司都匯總成為總體公司。
寧德時代上市前后表現(xiàn)突出,12月也很優(yōu)秀,達到42%。而2018年比亞迪的電池需求也比2017年大幅增長,這也是很強的體系支撐。
7. 主力電池產品結構變化-按裝車數量
電池的技術線路很重要,如果技術方向正確,其發(fā)展的勢頭就很順利,政策也會使其受益。日本松下、韓國LG化學、三星SDI等多采用三元鋰電池的技術路線,比如新能源巨頭特斯拉就采用了松下的鎳鈷鋁三元電池,就是所謂的NCA,在Model S和Model X上采用的是松下18650電池組,而最新的MODEL 3采用了更大容量的21700圓柱體電池組。
各類車型的電池線路的企業(yè)差異較大。三元和磷酸鐵鋰的線路各有強勢廠家。磷酸鐵鋰的主力廠家優(yōu)勢相對明顯,主要技術相對成熟,產品競爭相對穩(wěn)定。
寧德時代的三元產量占比在快速提升中。尤其是寧德時代為代表2018年的三元鋰占比自身總量達到52%,12月達到自身總量的43%。而比亞迪的磷酸鐵鋰產量在2018年至今裝車達到40%,體現(xiàn)了大巴的需求。5月的比亞迪大翻身,磷酸鐵鋰成為主要的貢獻。而且比亞迪的乘用車的新能源車表現(xiàn)較強。12月的比亞迪乘用車表現(xiàn)較好,但客車的磷酸鐵鋰需求不強。
8. 主力車企產品配套變化
(注:上表測算的配套企業(yè)是前5名配套量的合計,并非全部配套的分析,請勿錯讀。)
目前國際電池供應商的配套日益清晰。LG化學的電動汽車客戶遍布美國、歐洲、中國、韓國,分布較廣,且均為國際知名車企,客戶資源遠遠優(yōu)于國內企業(yè)。在全球20大汽車品牌中,LG化學已與其中13家展開合作,且不論產能,單從合作廠家數目來看,LG化學已成為全球“最大”車用鋰電池供應商。另外LG化學在EV、PHEV、HEV、48V等領域均有布局,產品類型多樣,擁有電動汽車行業(yè)最優(yōu)質的客戶群。
中國市場的以上兩家韓系企業(yè)都被擠出。寧德時代立足于本土市場,是國內第一家給國際車廠配套的動力電池企業(yè),目前已和一汽、北汽、吉利、上汽、上汽通用五菱、長安汽車、蔚來、廣汽、奇瑞、長城、東風和江淮等國內主流整車企業(yè)建立合作關系。
主力車企的配套優(yōu)勢明顯。比亞迪的配套電池主要是自身需求,而寧德時代的配套范圍很廣。北汽新能源的表現(xiàn)也是異常較強的??蛙嚻髽I(yè)的表現(xiàn)仍是巨大的電池拉動優(yōu)勢。
9. 主力車型電池產品配套情況
隨著市場競爭的日益規(guī)?;?,電池的配套需求應該是很清晰,美國新能源汽車的數量也是直接能算出電池需求。中國市場目前企業(yè)較多,配套關系也處于不穩(wěn)定狀態(tài)。
目前,LG化學、三星SDI、松下的動力電池供應商主要以日韓系為主,部分消費類電池和儲能類電池采用國內供應商,在供應商產品品質方面優(yōu)于國內企業(yè);寧德時代主要采用國內供應商,憑借自身在鋰電材料方面積累的豐富經驗,電芯產品品質與日韓企業(yè)差距較小,產品成本具有優(yōu)勢,未來隨著國內中游材料企業(yè)的技術不斷提升,LG化學、三星SDI、松下國產化后,國內企業(yè)極有可能成為其重要供應商,達到降低電池成本的目的。
整車的電池供應中只有比亞迪的是獨立自主體系的,全是比亞迪自供,形成一定的優(yōu)勢和供給的規(guī)模成本優(yōu)勢。其他廠家按照電池用量排序,并非產量。
由于部分電池配套企業(yè)在網上公布的是pack包裝的企業(yè)名稱,因此有些拆分的不夠徹底,可能有被掩蓋的風險。
數據說明:作者測算數據是依據車輛生產合格證數據的型號拆分,電池裝車量是用公告標定電池數量測算,屬于純粹的計算。此外,裝機量和電池生產進度相比有滯后性,售后數據不在本文探討范圍之內,因此,總體銷售數據與實際可能存在一定范圍的誤差。
本文數據僅供新能源車愛好者參考研究,請勿做為任何商業(yè)分析參考。
原標題:2018年動力電池裝機量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