鉅大LARGE | 點擊量:1689次 | 2019年09月28日
桑頓新能源三期項目投產,量產260wh/kg三元軟包電芯
7月2日,“新芯啟航勢不可擋”桑頓新能源三期鋰電池投產儀式暨260wh/kg三元軟包電芯量產發布會于湖南湘潭的桑頓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簡稱桑頓新能源)生產基地盛大舉行。中共湘潭市委書記、市人大常委會主任曹炯芳,湖南省經濟和信息化委員會黨組成員、副主任黃寶林,湘潭市人民政府副市長、公安局黨委書記、局長羅偉,湘潭經開區黨工委書記、湘潭綜保區黨工委書記孫銀生,各市直部門負責人及九華經開區領導應邀蒞臨發布會現場。本場發布會吸引全國知名鋰電客商、投資機構、建設單位及媒體代表等400余人出席了活動共同見證這一新能源行業盛事。桑德集團董事長文一波與中國化學與物理行業協會秘書長劉彥龍等出席會議。
本次發布會以啟動桑頓新能源產業園三期項目投產運行、260wh/kg三元軟包電芯量產等為主要內容,桑頓新能源希望借此進一步彰顯自身實力,展示公司在新能源產業布局的信心與決心。會上,桑德集團、桑頓新能源董事長文一波直言,本著產業報國與回饋家鄉的初衷,桑德集團始終將湖南作為新能源投資的主要區域,三期項目的投產與260wh/kg三元軟包電芯量產推動桑頓新能源在較短的時間里實現了產能的成倍增長。他堅定表示,桑頓新能源立志成為中國新能源汽車產業鏈上的重要力量。
新芯啟航,技術賦能時代
當前,我國正逐步放開國內外汽車市場,動力電池產業受到了來自多方的沖擊,電池行業競爭白熱化。作為新能源產業的重要推動者,桑頓新能源積極追求變革與創新,以全力沖刺的身姿進入全新的技術賦能時代。隨著鋰電三期的投產,桑頓新能源已經具備年產9GWh的產能規模,同時在業內率先實現260wh/kg三元軟包電芯量產,為中國電芯再賦新能。
桑頓新能源圍繞“批產一代、研發一代,儲備一代”的電池技術戰略強勢出擊,針對性研究開發,能量密度達260Wh/kg的動力電池單體,相比目前電動汽車普遍使用的動力電池能量密度提升了13%。
項目團隊圍繞提高動力電池質量比能量密度、大幅提升循環壽命等方面展開深入研究。據了解,已開發完成質量比能量密度達260Wh/kg的單體電芯,在常溫環境下1200次充放電循環后容量保持率達89.5%,環境溫度達45℃時,1000次充放電循環后容量保持率達88.3%。優異的高低溫性能及獨特的安全體系設計保證這款電芯無論在極端氣候還是常溫環境下均具有高安全性并正常使用,超長循環壽命滿足運營高質保里程要求。
近幾年來,國家針對動力電池高能量密度的要求促使國內電池企業不斷突破,目前國內主流的鎳鈷錳三元材料電池能量密度普遍達到160——200wh/kg,桑頓新能源投入量產的260wh/kg單體電芯實現對動力電池能量密度的高要求和續航里程的延長,實現了動力電池能量密度和續航里程的市場化新高度。憑借著在動力電池領域充分、全面的技術積累,目前桑頓新能源已成為國內鋰電產業的佼佼者和湖南經濟發展的助力器。
智慧工廠驅動新變革
桑頓鋰電三期項目總建筑面積8萬平方米,年產能5GWh。項目引進鋰離子動力電池正負極制片、裝配、檢測及倉儲/運輸和物流等智能制造裝備。建設智能化加工中心與生產線、智能生產控制中心、智能化生產執行過程管控系統、智能化倉儲/運輸與物流系統以及云服務平臺。
項目按照智能工廠總體設計,工藝流程及布局數字化建模,互聯互通網絡架構與信息集成方案設計。生產設備采購自國內頂尖品牌,搭建鋰離子動力電池綜合智能管理系統,實現智能化投料,自動涂布,碾壓和分切、烘烤等工序的可視化。通過MES系統,與ERP系統、智能化自動物流系統高效協同與集成,實時掌握計劃、調度、質量、工藝、生產線運行等信息情況,同時將實時數據同步到數據庫,實現生產線的自動化控制,生產全流程數字化監控、大數據智能分析決策,大幅提升生產效率,保障產品質量。
談及動力電池產業發展,文一波在接受采訪時表示,面向未來,桑頓新能源將利用技術和產業優勢,積極加強與汽車制造等行業企業合作,加強協同創新,共謀發展。
未來,桑頓新能源將致力成為“軟包動力電池領導者”。在文一波看來,企業需要在技術層面是否一直具備領先性和前瞻性,軟包技術路徑是當前鋰離子電池路線的最佳選擇。繼260wh/kg電芯量產后,桑頓新能源將持續整合行業內創新研發資源,針對性加大研發投入,提高系統質量能量密度和續航,保證結構強度和材料安全滿足環境要求,達成國家設定的一系列技術規劃的主流選項。
桑頓新能源將基于工業互聯網技術和大數據分析,致力于打造國際領先的智慧工業化平臺,精益項目信息化、數字化水平,提升工業制造技術,形成創新引領能力,實現國際領先。桑頓新能源將緊抓時代脈搏,緊扣產業“命門”,全面助推湖南新能源產業轉型升級,助力中國新能源事業的發展與騰飛。
來源:第一電動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