鉅大LARGE | 點擊量:1370次 | 2019年12月05日
為何松下電池無法滿足市場需求?
政策加持下,燃料電池汽車近兩年來受到熱捧。但中國汽車工業協會發布的數據顯示,今年第一季度燃料電池汽車一季度累計銷售量僅273輛,新能源汽車銷量達到了29.9萬輛。
國家新能源汽車補貼退坡政策中明確規定,氫燃料電池汽車的補貼不會受到國家補貼的退坡和退出的影響,此外氫燃料電池汽車的地方補貼也不會受到補貼比例的限制。中金公司在發布的報告中也顯示,燃料電池車在能量密度、續航里程、燃料加注時間等方面綜合性能遠高于搭載鋰電池的新能源車,有望成為燃料電池產業鏈的驅動力。預計2024年燃料電池產業鏈規模將達到255億美元,年均復合增速超過20%。
但與此同時,配套基礎設施建設成本居高不下、國內相關技術相對落后等問題,都導致燃料電池車的商業化瓶頸難以突破。
在以純電動技術為主流新能源路線的當下中國市場,性能優勢凸顯的燃料電池也會躋身主流么?
成本高昂
燃料電池汽車在性能、體積等方面具備優勢,但要想實現商業化依然面臨很大挑戰。一方面,當前燃料電池汽車以氫能為主要驅動力,制氫、備氫等成本較高;另一方面加氫站等基礎設施建設成本高昂,短期內也難以大規模展開。此外,中國加氫站建設運營管理辦法以及相關法規等還未有明確的規定流程,也增加了行業發展的不確定性。
上一篇:豐田燃料電池入華,目前現狀如何?
下一篇:哪些因素會影響電池壽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