鉅大LARGE | 點擊量:1003次 | 2019年12月06日
銅箔營收19億諾德股份4μm研發成功
近日,諾德股份(600110)發布2018年度財報,報告期內公司營收23.21億元,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的凈利潤9721.7萬元。其中,銅箔產品業務營收19.6億元,占總營收的84%。
回溯來看,2018年諾德股份主要大事件包括:
01年產能:43000噸
報告期內,隨著青海諾德年產10000噸鋰電銅箔項目竣工投產,全資子公司惠州電子新建年產3000噸高檔銅箔生產線投產,諾德股份銅箔名義產能由30000噸/年增加至43000噸/年。目前,鋰電銅箔產能占諾德股份有效銅箔產能的80%以上。
02技術:4微米銅箔
目前公司已研制成功4微米超薄鋰電銅箔及微孔銅箔,隨著市場的擴大,將在鋰電池用銅箔領域進一步增強領先優勢。
03客戶:3大電池巨頭
諾德股份公告披露,在國內,公司已與寧德時代、比亞迪等國內主要大而強的動力電池企業建立了持續穩定的合作關系,在國內市場占有率超1/3,連續7年蟬聯第一。
在海外,目前公司已經成功進入LG化學的供應鏈,與國際知名電池廠商建立業務合作關系,全球市場占有率超20%,成為全球最大的鋰電銅箔生產供應商。
諾德股份作為全球鋰電銅箔巨頭,從其2018年的市場動向可以一窺行業態勢。
產能方面,諾德股份持續擴產是為了滿足動力電池企業不斷增長的鋰電銅箔需求。但具體來看,國內8微米鋰電銅箔的產能從2018下半年已露出結構性產能過剩的苗頭,價格從13萬元/噸的高位下降到不足10萬元/噸。
比較好的方面是,動力電池企業對6微米鋰電銅箔的新增需求加大,甚至有個別企業已經提出使用4微米產品。
一來,國內現在能夠實際量產并規模應用的6微米鋰電銅箔企業仍然不足10家,而且在能夠量產的鋰電銅箔企業中,每月產量達到500噸甚至1000噸的企業更是屈指可數。
二來,面對動力電池企業衍生的更高性能需求,鋰電銅箔企業的厚度已降至4微米。技術、專利、量產實力均是考驗各家銅箔企業的指標。可以預測,鋰電銅箔的競爭分化也會越來越激烈。
諾德股份享有鋰電銅箔的先發優勢,產能、技術、客戶等等方面均占據優勢地位。諾德股份也在年報中披露接下來將著手開展相關方面的重點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