鉅大LARGE | 點擊量:1103次 | 2019年12月07日
鋰離子電池的絕對優勢體現在哪?
中國為何不鼓勵發展混動?氫燃料電池何日走向市場?電動汽車沒有補貼怎么賣?這相當于是對中國新能源汽車發展的拷問三連。
4月13日,在由尋材問料?及新材料在線?舉辦的2019中國動力電池產業春季高峰論壇現場,中國微型電動車產業技術創新聯盟副秘書長羅會明剛把問題拋出來,現場就變得鴉雀無聲。
在他看來,中國新能源汽車產業的發展一直是在探索中前行的,但從目前看來,未來已經變得十分明確。
電動車和自動駕駛技術天然契合,無人駕駛(微型)電動車和無線充電輔以軌道交通,這完美的結合將改變現有交通體系,進入交通4.0時代。他肯定地表示道。
氫能還遙遠純電動汽車格局明朗
業內普遍認為,新能源汽車未來的發展趨勢可概括為四化:輕量化、智能化、網絡化、電動化。
羅會明分析,新能源汽車發展有兩個特征,第一個即是電動化純電動格局非常明朗。
混動、增程、插電混動、燃氣都是過渡或是小眾市場。而氫燃料雖稱為終極方案,但從開始產業化到大面積推廣至少還要5-10年。羅會明認為,在這個時間里,純電動車將會得到大面積的推廣使用,一旦形成消費習慣,便利的充電設施將是其它能源供應體系所難以替代的。
事實上,我國新能源汽車脫胎于純電動,純電動汽車是確定的發展路線,甚至也是諸多國家的共識。
而作為電動汽車核心零部件,電池發展也十分迅猛。安全穩定、高循環次數、長壽命、高性價比、適應高低溫環境、易回收的要求使得電池材料和工藝技術百花齊放,各顯神通。
其中,動力鋰離子電池獲得了政策和市場關愛的絕對優勢,而全固態電池是市場和資本看好的下一個風口。
另一個特征是微型化。從市場表現來看,A00、A0級車銷量占據了新能源乘用車市場超過40%的市場份額。
交通電動化要找準適合產業化的細分市場,隨著技術的進步和成熟,A級車占有率將上升。羅會明進一步表示,一旦自動駕駛、無線充電技術成熟,時尚的微型電動車作為共享出行優選車型將占據主導地位。
他預測,微型電動車的國內市場容量保守可達2000萬輛,樂觀估計達3000萬輛。
微型電動車最適合產業化
國內三、四線城市和廣大農村鄉鎮,正在進入小型電動車時代。
調查顯示,這些地方的消費者對微型客車的認知度最高可達78.8%,對油耗和車價的敏感度達到63%。
目前國內摩托車保有量為1億輛、電動自行車為2億輛。羅會明認為,微型電動車是摩托車、電動自行車的升級產品和家庭第二臺車的最佳選擇。
下一篇:為何要求發展氫燃料電池汽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