鉅大LARGE | 點擊量:1216次 | 2020年04月11日
海外疫情對我國光伏產業的影響及應對
這是我針對疫情對光伏產業影響的第二篇點評,之所以要羅里吧嗦的再次點評疫情,是因為相較于二月四日的點評《本輪疫情對光伏產業的影響》,當前的情況已經發生徹底變化,對產業的影響也有著天壤之別。簡單來說不同點如下:
1、站在二月四日時點看,疫情在國內,海外還算風平浪靜,光伏產業全球85%以上產量在我國,疫情影響的是產量端而需求還在,只要允許復工,就可以馬不停蹄的生產,因為有訂單在手公司主也相對樂觀。甚至因為疫情導致我國生產不順暢,在二月底三月初的時候還有組件供不應求、全行業搶代工產量的現象。
2、站在今天這個時間點看,國內疫情基本過去,大家紛紛復工生產,而海外則疫情蔓延,需求不再。結果便是:產量上來了,需求下去了,供過于求現象將至,產品價格即將下跌,而且值得注意的是:此時組件產品降價并不能喚醒需求,諸多產業環節的價格將會直接殺到現金成本以逼停產量達到新的供求平衡,挑戰相較于前更為嚴峻。
一、二季度很不好,三季度不知道
談疫情對光伏產業的影響首先就要談談對疫情本身的判斷,我自己認為不容樂觀,紐約是武漢,意大利是湖北,現在全世界各地已經出現多個遠比當時湖北疫情更嚴重的國家,即便參照武漢經驗,從嚴厲應對措施開始到疫情完全過去也得要至少兩個月的時間。但在我看來歐洲國家要想在兩個月的時間取得類似于我國的抗議成果近乎天方夜譚,武漢能獲得全國超過4萬醫護人員的支援以及無數的醫療物資支援,而意大利的歐盟小伙伴們則都是自顧不暇,甚至是爭搶扣押防疫物資。
近期看海外各國政要發表的觀點,他們追求的結果已經不再是完全把病毒消滅,而是有限度的傳播以保障醫療系統不要瞬間崩潰。這一次疫情很兇猛,病人感染初期還可以健康的四處走串傳播病毒,而一旦起病在沒有妥善醫療救助的情況下重癥率又極高,所以即便要想實現有限度的傳播也是以經濟活動活性大幅損失為代價。
二、光伏需求的主心骨是海外
自2018年531以來,我國市場需求持續兩年下降而海外則持續迅猛上升,以2019年全年需求為例,我國裝機量30GW,海外裝機量95GW,海外需求占比超過75%,成為咱們光伏產業真正的主心骨。而現在這個主心骨動搖了,類似于2018年我國市場531帶來的動蕩相同,最終的沖擊只會更大不會更小。
和531不相同的地方是,當年政策文件黑紙白字、明明白白,市場上很快形成了一致預期,迅速轉入悲觀價格崩跌。而現在疫情對產業的影響則是要邊走邊看、不斷琢磨才能漸漸形成一致預期,這便是為何當前資本市場和產業內還略顯平靜的重要原因,但這個平靜不會持續太久,因為不斷減少的現金流和不斷累積的庫存終會在某個時間點引發悲觀情緒。
三、暫停!暫停!暫停!
疫情雖然嚴峻但不是世界末日,它終將會過去經濟活動也終將會再度正常,它對我們人類社會的影響無非是一個暫停鍵而不是終止符。而我們要做的則是順應這種暫停,把自己的廠按下暫停、按下休眠,等待疫情過去市場轉暖,再恢復一切也不遲。
作為小公司主之一,我很能理解公司想要保持很高開工率的沖動,因為高開工率可以有效地攤低折舊、攤低財務成本以及攤低管理成本。而疫情當下,高開工率則是極其有害的,因為在需求停滯的大環境下,高開工率就意味著高庫存,而各種原材料價格是隨時可能迎來大幅下跌的,在當前這種高度不確定性的環境下,存貨價值損失將會遠大于高開工率帶來的收益。
高開工率導致的高庫存還會帶來另外一個問題,那便是對現金流的占用,現在海外疫情的情況是失控的,誰都不知道會持續多長時間,庫存累積對現金大幅消耗以后,最終會在公司中內心中累積起不安的感覺,極端情況下會出現為了獲得現金流而不計成本的拋售庫存的情況。這種現象我們在2018年見證過,在日常產品價格的分析預判中,我常常以現金成本為基準,產品價格很難擊穿現金成本,但假如是全行業高庫存堆積+疫情不知什么時候過去悲觀情緒,產品價格在某個時間段產品擊穿現金成本也不是不可能。
組件廠還會有一種自我安慰的思路,那便是我生產的都是訂單庫存,是為了給客戶交付做準備而生產的,只是當前物流不暢罷了。在這種思路的安慰下,這些公司敢為人先,大屯庫存。對此我想說:這是極其愚蠢的,很多組件訂單預付款只有10%,倘若組件市場價格下跌了20%,毀約收益已經大于毀約成本,客戶還有什么理由繼續完成與你的承諾?所以,既然市場需求暫停了,那我們也要順應市場,把相關生產暫停。或者起碼等到產業鏈產品價格水分擠盡,價格相對安全再生產也不遲。
四、產量靈活性小的產業環節最受傷
由于生產裝置的特性,并不是所有的產業環節都能輕易的按下暫停建,這些低靈活性的產業環節面對需求斷崖,供求再平衡的機制只能是通過極端的價格逼停那些高成本產量。
處在這樣產業環節的業者,此時要尤其緊張、早做應對。
五、硅片啊、硅片!
最近我聽到了太多的抱怨,其實這筆賬算算也很簡單:關于一個外面采購單晶硅片的廠商以及當前海外慘不忍睹的組件價格,無論電池和組件環節成本把控多么優秀都是不賺錢的。
這種現象是不會長期持續的,能長久的只有合作共贏。
上一篇:疫情下的我國光伏儲能供應鏈
下一篇:光伏儲能將成全球最重要電力來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