鉅大LARGE | 點擊量:1101次 | 2020年05月26日
車企打響電池關鍵材料“保衛戰”
【本文編譯自福布斯官網作者ArielCohen】全球汽車電動化浪潮下,鋰離子動力鋰電池需求快速上升。而碳酸鋰和氫氧化鋰作為其重要成分,2019年需求上升近2成,價格更是在2016年至2018年間實現翻番。
2017年全球電動汽車銷量突破120萬輛,2018年上升至200萬輛以上,同比上升63%。雖然在龐大的燃油車體系中電動化滲透率僅為2.2%,但平均年復合上升率高達59%,預計2050年滲透率可超7成。
2020年年初突如其來的新冠狀病毒疫情爆發,為快速上升的電動汽車按下暫停鍵,這種壓力正向上傳導至供應鏈公司。
二月,奧迪以“電池供應瓶頸”為由暫停其電動SUVe-tron的生產,并將產量目標減少至4100輛,較此前目標降低1600輛。奧迪的停產并非個例,包括捷豹路虎I-Pace、奔馳EQC正處于相同的困境。
無獨有偶,包括奧迪與捷豹路虎電動汽車型均由韓國LG化學波蘭廠供應動力鋰電池。而后者因鋰和鈷等鋰離子電池上游關鍵原材料供貨不足,動力鋰電池無法按時生產。
不難看出,在電動汽車漫長的整條供應鏈體系中,任何一個環節出問題都將阻礙最終電動汽車型的順利生產。
▌電池關鍵材料供應隱憂
全球汽車電動化正以驚人的速度發展,預計2020年全球電動汽車產量超400萬輛,到2025年達到1200輛的規模。德勤預計2022年將成為電動汽車成本的轉折點,屆時將與燃油車具備同等的競爭力。
電動汽車規模預測如何隨時間變化,來源彭博新能源財經(BNEF)
一個不容忽視的事實是,車用動力鋰電池供應鏈依然存在成本高、關鍵金屬提取和加工難等諸多問題。未來關鍵電池材料的供不應求或成為阻礙電動汽車產量的絆腳石。
如鈷礦的開采集中在剛果民主共和國(DRC),其占全球鈷礦供應量的65%。而剛果是世界上最不發達的國家之一,在鈷價值鏈的透明度十分有限。多份報告披露,剛果采礦業的危害,包括嚴重侵犯人權,強迫勞動和童工,工作環境危險等。
未來十年中,對鈷需求將達到43萬噸,是現在的1.6倍。種種跡象表明,目前的采礦能力將無法滿足日益上升的需求,未來未加工的鈷產品將出現短缺。
另一方面,鋰礦雖不會面對采礦短缺問題,在核心電池材料價格上漲甚至引發澳大利亞、阿根廷和智利的鋰熱潮。但因汽車市場疲軟及我國銷量下降,全球電動汽車鋰需求下降,采礦和廠建設步伐放緩。
全球鋰需求量(年度)
全面爆發的新冠疫情亦為現有供應鏈的可持續帶來了諸多不確定性,加之緊張的中美經濟關系,部分車企甚至疫情爆發前都不愿意投資該行業。一旦供應鏈出現任何故障,公司可能面對損失,如奧迪和捷豹路虎。
我國作為全球電動汽車最大的市場,也是世界上最大的鋰生產國。僅2019年,其生產的動力鋰電池關鍵原材料氫氧化鋰的79%,占比近8成。
二月氫氧化鋰價格上漲3.1%,為其自2018年五月來的首次上漲。上漲原因重要是成本上升及新冠疫情影響我國供應商物流運輸。二月我國全面嚴控新冠病毒擴散,勞動力和原材料短缺,包括CATL和比亞迪等國內動力鋰電池公司不得不推遲生產。
目前絕大多數公司已經恢復生產,但據統計,受疫情影響我國動力鋰電池公司2020年產量減少了26GWh。與此同時,包括FCA、PSA、通用、戴姆勒和福特等歐美主機廠在湖北的廠均受到了不同程度的影響。
在此背景下,不少公司試圖將其鋰電供應鏈本地化,或至少可以多元化。
▌多舉措保障原材料供應
要指出的是,正是看到了電動汽車銷量此后十年的上升,車企正尋求鈷和鋰持續供應的方法甚至找尋可行的替代品。
如特斯拉先人一步率先為國產Model3換裝磷酸鐵鋰離子電池,后者為無鈷電池。特斯拉此舉對全球動力鋰電池是一個明確信號,但影響值得懷疑,因為該決定僅針對Model3的入門級車型。
通用汽車則在三月初宣布有意從北美采購鋰和鎳礦資源,對抗我國鋰市場的主導地位。
此外,鋰礦開采和提取的新方法也是不斷涌現。如基于波多黎各的EnergyX之類的科技公司正在試驗納米膜,該膜可以在精煉過程中快速有效地分離鋰,如若規模化將成為全球鋰供應鏈的巨大福音。
另一個供應鏈強化過程則是通過回收現有EV電池,以減少原材料的開采和加工。盡管回收是未來可行的策略,但大量EV電池的使用壽命還有一段時間。
不僅在公司層面,美國政府去年六月公布的《聯邦戰略以確保關鍵礦物的可靠供應》就明確指出包括鋰和鈷的國內供應。政府認為此舉關于保護美國免受全球供應波動的影響是必要的。
隨著新冠疫情世界范圍內蔓延,重挫全球經濟:IMF預測,全球衰退將等于十年前或更嚴重的金融危機。經濟下降不僅會導致供應鏈中斷,還將阻礙電動汽車發展。此外,歐佩克與俄羅斯之間的石油價格戰(崩潰)導致的廉價汽油也將對電動汽車的銷售出現負面影響。
從長遠來看,汽車制造商和政府都要長期適應,以維持向電氣化過渡的電池組成部分。這將要持續的研發,以探索新的存儲技術以及確保關鍵資源的上游,中游和下游流量安全的策略。在短時間內,一切都取決于全球冠狀病毒大流行的恢復。
上一篇:疫情下鋰電產業的四個思考
下一篇:“斧頭”電池和“三元”刀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