鉅大LARGE | 點擊量:850次 | 2020年06月08日
洗牌將至 高鎳化趨勢下我國動力電池路在何方?
近年來,新能源汽車正式迎來了爆發期,動力鋰電池產業鏈正由政策驅動逐步轉變為市場驅動。從動力鋰電池的市場需求來看,2018年裝機量或不再暴增而趨于平穩上升。在此情況下,動力鋰電池產業出現整體產量過剩,結構性產量不足,而冉冉升起的行業龍頭公司卻在加快對動力鋰電池產業的產量擴張使得市場競爭更加激烈,加劇了行業的分化。
另一方面,由于國家對鋰電能量密度等要求提高,動力鋰電池新材料研究和技術突破迫在眉睫。而從動力鋰電池制備來看,目前動力鋰電池設備發展空間巨大,設備國產化率有望提升。
當前鋰電設備行業具備一定規模實力,涵蓋動力鋰電池重要制造環節的設備巨頭已經逐漸成型,鋰電設備行業集中度正逐漸提升,行業整合也在加速進行當中。
為協助業內人士摸清產業發展態勢,探討后續戰略抉擇。五月二十一日,“OFweek2018(第二屆)我國動力鋰離子電池技術及應用研討會”在深圳馬哥孛羅好日子酒店成功召開,300+公司高層參加了這次研討會。
值得一提的是,在本屆峰會上,來自愛發科東方真空、費斯托、深圳市西湖新能源交通、上海格派新能源、上海卡耐新能源、美國麻省固體能源公司等公司高層和來自北京特種航天大學、發表演講,分享其在各自細分領域技術瓶頸的突破,關于市場前景的解讀以及行業發展形勢的判斷。
變廢為寶梯次利用正當時
在這次論壇上,北京特種航天大學杜文龍教授帶來了“動力鋰離子電池報廢現狀與趨勢”分析,他認為,隨著新能源汽車市場占有率的不斷提升,動力鋰電池的回收和利用已經迫在眉睫。
數據顯示,2017年我國鋰離子電池總產量88.7Gwh,動力鋰電池產量44.5Gwh,消費鋰離子電池產量35.3Gwh,儲能及其他鋰離子電池產量8.9Gwh。動力鋰離子電池預計到2020年報廢量將達32.2Gwh,約50萬噸;到2023年,報廢量將達到101Gwh,約116萬噸。
隨后,杜文龍教授又詳細介紹了動力鋰電池梯次利用的技術路線,他認為,動力鋰電池的梯次利用要全產業鏈公司的參與,變廢為寶,共同打造綠色循環經濟。
氦氣檢漏提升電池一致性
來自愛發科東方真空(成都)有限公司新技術研究所研發科科長瞿騎龍則重點介紹了“氦檢漏技術在動力鋰電池行業的應用”。
“動力鋰電池氣密檢測要求高精度、高可靠性、高效率,氦氣檢漏是最優的選擇。”瞿騎龍認為,氦氣分子非常小,很容易穿透漏孔,并且氦氣無毒性,不可燃性,對人類然無害。并且氦氣惰性氣體,不會與其他物質發生反應,所以,真空箱氦檢漏技術是最合適的方法。
另一方面,真空箱氦檢自動化完成檢測,無人為失誤。大氣中氦氣含量少,僅是5ppM,可滿足高精度的檢漏要。瞿騎龍介紹,假如配置氦氣回收系統,回收循環使用氦氣,降低氦氣使用。
“建議產品合格率90%以上的可移動獨立零部件,檢測精度1E-2pa.m3/s以上。”瞿騎龍介紹,空箱氦檢漏技術能幫助鋰離子電池制造提升一致性。
提升動力鋰電池自動信息化
費斯托(我國)有限公司大中華區鋰離子電池行業高級經理劉高亮介紹了“動力鋰離子電池的產線一體化系統解決方法”。
“動力鋰電池生產制造的過程中如何做到制造過程中的科學化管理至關重要。”劉高亮認為,集成式自動化與智能制造將是動力鋰電池制造邁入更高階段的必然要求。
“費斯托能在動力鋰電池制造的全程助力電池生產工藝自動化及信息化水平。”劉高亮以卷繞環節舉例,Festo方法的方法是極簡的電氣連接;易于優化的氣路布局,無需龐大的控制柜,離散式分布,易于維護,減少TCO、減少了錯綜復雜的氣管布置,設備更加美觀,能源效率提高
有錢才能玩轉新能源汽車租賃
深圳市西湖新能源交通發展有限公司副總經理于懷勇分享了新能源汽車運營充換電模式創新。
他認為,新能源汽車已經上升為國家戰略,雖然我國的新能源汽車在技術上并不占優勢,但在政策的推動和市場的進展上是世界第一位的。
在于懷勇看來,新能源汽車租賃市場是共享經濟的“藍海”,新能源汽車租賃的車型選擇,從幾萬元一輛的知豆,到中檔的比亞迪、國金、北汽新能源,再到高端的特斯拉、寶馬,應有盡有,競爭十分激烈。但這個行業是要資本的強力支持,具有資本運營能力和了解新能源汽車的才能玩得轉。
于懷勇還分析了新能源汽車融資租賃模式和電池租賃模式,他認為,新能源汽車存在的制造成本高,電池壽命短、車輛續時里程短、車輛生命周期短的問題,這些都有待解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