鉅大LARGE | 點擊量:1107次 | 2020年06月23日
蓄電池回收“正規軍”難敵“游擊隊”
全國人大代表、天能集團董事長張天任提出,目前蓄電池回收行業“正規軍”敵不過“游擊隊”,財稅政策的精準性需進一步提升。
據悉,蓄電池回收公司的資質要求嚴,倉儲建設標準高,跨省轉運審批手續較多、時間較長,且運輸必須使用的危化品物流專用車價格是普通物流車的兩倍以上,加上在環境保護和安全生產上投入的巨額資金,正規蓄電池回收公司經營壓力較大。而非法冶煉廠環保設施簡陋,甚至偷稅逃稅,生產出的再生鉛卻更加有價格競爭力,出現了“劣幣驅逐良幣”的現象。
張天任建議,應進一步減輕蓄電池回收行業的稅費負擔。首先,將蓄電池納入到“工業固體廢物資源綜合利用產品目錄”,并考慮免征環境保護稅;其次,建議結合正在修訂的《消費稅法》,取消蓄電池稅目,或按照“無廢城市”建設的要求,關于積極履行生產者責任延伸制度的生產公司,按回收量/回收率給予消費稅返還;第三,由于回收公司的大部分電池來源是電池售賣維修網點或個人,無法取得增值稅發票,缺少進項稅抵扣,可參照小規模納稅人的標準,按3%的稅率申請稅務部門代開發票;第四,修訂《資源綜合利用產品和勞務增值稅優惠目錄》,將蓄電池再生公司增值稅即征即返比例恢復至50%;第五,明確將蓄電池納入到各省市的重要固體廢棄物識別名單,并由國家出臺統一政策,完善措施,指導各地出臺廢棄蓄電池在收集、轉移、利用、處置等的行政規范。
“廢舊蓄電池是惟一可以高效循環利用資源的電池產品,也是所有廢棄物中資源回收可利用率最高的。”張天任表示,相信只要對癥下藥,精準施策,就能解決溯源回收體系不暢和再生冶煉成本偏高兩大難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