鉅大LARGE | 點擊量:892次 | 2020年09月02日
我國動力鋰電池行業洗牌必將加速
2018年六月十一日,寧德時代新能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簡稱寧德時代)正式登陸深交所創業板。剛剛上市,寧德時代便實現漲停,漲幅高達44%,封單金額超25億元,市值達786.4億元。
圖片來自網絡
創業板最大規模IpO、動力鋰電池出貨量全球第一、眾多明星機構加持頂著多重光環,寧德時代上市即漲停并不讓人意外。作為我國動力鋰電池領域的龍頭公司,寧德時代在登陸股市提升資金實力的同時,還在不斷下調價格已換取更大的市場份額。
如今,三星SDI、LG化學等韓國公司在華合資公司已進入我國動力鋰電池公司白名單。隨著國家補貼政策退坡后更多國際優勢公司進入,我國動力鋰電池行業洗牌必將加速。除去已占據行業半壁江山的寧德時代和比亞迪的外,其他玩家或將全部面對死亡或被邊緣化的局面。
強者更強,第一梯隊已甩開對手
2017年,寧德時代裝機量達10.57GWh,同比猛增57.24%,一舉超過動力鋰電池行業曾經的老大比亞迪,躍居我國總裝機量排行榜榜首。此外,寧德時代還打敗了松下,成為全球動力鋰電池系統銷量冠軍。
充電溫度:0~45℃
-放電溫度:-40~+55℃
-40℃最大放電倍率:1C
-40℃ 0.5放電容量保持率≥70%
與此同時,該公司2017年動力鋰電池系統的銷售均價為1.41元/Wh,同比下降31.59%,降價幅度系近3年之最。以價換市,成了寧德時代在補貼退坡前的重要策略。
到了2018年,寧德時代仍在不斷擴張。今年一季度,該公司動力鋰電池出貨量達2.2GWh,在國內市場的份額由30%提升至50%。此外,寧德時代還打開了國外市場,進入寶馬、大眾、日產等世界主流乘用車企動力鋰電池供貨體系。
排名的第二位的比亞迪在2017年實現裝機量5.66GWh,同比出現了26.21%的下降。此前,比亞迪旗下動力鋰電池一直采用自產自用的發展模式。由于去年其新能源汽車銷量出現下降,此前在動力鋰電池行業始終位居第一的比亞迪不僅在去年被寧德時代趕超,甚至還被進一步拉開差距。
相較于出貨量,總裝機量最能真實反映動力鋰電池公司的實力。即便出現大幅下降,比亞迪的裝機量仍遠超寧德時代之外的其他對手。2017年,排名三到五位的沃特瑪、國軒高科、比克的總裝機量分別僅為2.41GWh、2.05GWh和1.66GWh。寧德時代與比亞迪已形成動力鋰電池第一梯隊,并將對手遠遠甩在身后。
看到了只為自身供貨的短板,2017年一季度,比亞迪決定將動力鋰電池的業務拆分,并開始對外交付。比亞迪預計,其動力鋰電池業務會在2018年底或2019年初拆分完畢,并在2022到2023年實現獨立上市。
日前,比亞迪已公布其在青海新建動力鋰電池廠的計劃。根據規劃,該廠生產的產品未來將會對外交付。隨著比亞迪動力鋰電池對外交付量的提升和三元鋰離子電池產品的補齊,未來比亞迪和寧德時代兩大巨頭的市場份額有望繼續擴大。
高工產業研究院(GGII)最新數據顯示,2018年四月,我國動力鋰電池裝機總電量約3.76GWh,同比上升304%。其中,比亞迪裝機量為1.34Gwh,占比36%;寧德時代裝機量1.27GWh,占比34%;排名第三的國軒高科裝機電量僅0.2GWh,占比5.4%。
沃特瑪或已涼,行業洗牌正在進行中
隨著國家對動力鋰電池能量密度要求的增高,行業頭部公司占據的市場份額越來越大,我國動力鋰電池相關公司數量已從2016年的150家下降至2017年的不到100家。尤其是磷酸鐵鋰離子電池領域,2017年的生產公司數量比2016年減少了一半。
盡管數量縮減一半在外界看來已經是很大的調整,但這僅僅是開始。國軒高科前總裁、國家科技成果轉化基金新能源汽車創業投資子基金執行事務合伙人兼總裁方建華認為,接下來淘汰的速度會更快。
2018年三月二十五日,去年動力鋰電池行業出貨量第三大公司沃特瑪總部大門遭供應商圍堵,要求還錢,場面一片混亂。四月一日,沃特瑪母公司堅瑞沃能公開承認,公司已出現債務逾期的情況,逾期債務19.98億元,公司面對償債風險,對日常經營造成影響。截至三月三十一日,公司整體債務高達221.38億元。實際上,就在億歐汽車記者的微信朋友圈當中,就有沃特瑪的供應商甩賣被抵做貨款的電池,以便回籠資金。
導致沃特瑪處于生死邊緣的根本原因,重要在于其對補貼政策的預估不足。沃特瑪前幾年的高速上升離不開新能源汽車補貼政策的強力刺激,想方設法拿補貼成了沃特瑪等公司最重要的指揮棒,而非創新驅動發展。
2018年,國家補貼政策調整,沃特瑪出現了水土不服的現象。不就的將來,財政補貼就會完全退坡,市場對動力鋰電池能量密度和新能源汽車續駛里程提高的要求,將導致市場集中度進一步新增。
目前,我國動力鋰電池公司的產量利用率還不到30%,然而,產量利用率低,并不代表整個行業發展出現遲滯。比亞迪與寧德時代的產量利用率都達到了80%以上,部分排名前列的動力鋰電池公司產量出現不足,開始擴充產量。與此同時,不少中小公司則面對著產品定位低端、價格競爭激烈、應收賬款高企、產量利用率不足等一系列困局。
海外巨頭已進入國內市場,未來或僅有兩大本土巨頭存活
除了受到國內補貼退坡的影響,動力鋰電池行業已經開始面對來自外部的挑戰。
就在財政部宣布降低汽車整車及零部件進口關稅之后,我國汽車工業協會和我國汽車動力鋰電池產業創新聯盟聯合公示了汽車動力蓄電池和氫燃料動力電池行業白名單(第一批),三星環新(西安)動力鋰電池有限公司、南京樂金化學新能源電池有限公司、北京電控愛思開科技有限公司三家中韓合資公司赫然在列。
今年四月二十六日,我國汽車工業協會常務副會長、我國汽車動力鋰電池產業創新聯盟理事長董揚公開宣布《汽車動力蓄電池和氫燃料動力電池行業白名單暫行管理辦法》(白名單)將正式執行。白名單對公司、生產條件、技術能力、產品、質量保證能力等方面作出了明確的要求,受理為不定期制,隨時申報隨時受理。
顯然,此次公布的白名單比此前公布的《汽車動力蓄電池行業規范條件》公司目錄更加有針對性,更加有利于促進電池行業可持續發展。
我國是新能源汽車第一大市場,國家對新能源汽車產業的發展也十分支持。隨著三星SDI、LG化學、SK三家韓國動力鋰電池的在華合資公司均成功入選白名單,恐怕松下等其他全球性動力鋰電池巨頭也將在未來躋身白名單行列。
最遲在2020年,我國政府會放開對國內電池市場的保護。屆時,我國動力鋰電池公司將直面國外競爭對手的沖擊,行業洗牌會大幅加速。
億歐汽車預計,除了寧德時代和比亞迪兩大巨頭能夠依靠體量和技術實力對抗外,國內其他動力鋰電池廠商恐怕都將面對死亡或被邊緣化的局面,大批中小公司很可能在行業重組的浪潮中,被行業領跑者或者試圖進入行業的上下游公司并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