鉅大LARGE | 點擊量:3759次 | 2020年09月17日
電池的危害及污染途徑
電池產品對環境的危害重要是酸、堿等電解質溶液和重金屬的污染。不同類型的電池污染物也不同。
一般來說,電池中的有害物質重要有Zn、Hg、Ni、Pb等重金屬,蓄電池中的H2S04;各種堿性電池中的KOH和鋰離子電池中的IiPP6電解液等。Hg及其化合物,特別是有機汞化物,具有極強的生物毒性、較快的生物富集速率和較長的腦器官生物半衰期。Cd易在動植物體內富集,影響動植物的生長,具有很強的毒性。Pb對人的胸、腎臟、生殖、心血管等器官和系統出現不良影響,表現為智力下降、腎損傷、不育及高血壓等。Zn,Ni的毒性相對較小,但超過一定濃度范圍時,會對人體出現不良影響和危害。廢舊電池中的酸、堿電解質溶液會影響土壤水系的pH值,使土壤和水系酸性化或堿性化。電池的組成物質在使用過程中,被封存在電池殼內部,并不會對環境造成影響。但經過長期機械磨損、腐蝕,使內部重金屬、酸堿等泄漏出來進入土壤或水源,就會通過各種途徑進入人的食物鏈:
電池→土壤→微生物→動物循環
粉末→農作物→食物→人體→神經→沉積發病
其他→水源→植物→食品→消化
生物從環境中攝取的重金屬可以經過食物鏈的生物放大用途,逐漸在較高級的生物中成千上萬地富積,然后經過食物進入人的身體,在某些器官中造成慢性中毒,日本曾出現過的水病就是汞中毒。
有關資料顯示:一節電池出現的有害物質能污染60萬升水,等于一個人一生的飲水量:一節爛在地里的一號電池能吞噬一平方米土地,并可造成永久性公害。據估計,全球每年約有320億節廢舊電池被丟棄,而我國每年要消耗這樣的電池70億只……其危害之大不能不令人觸目驚心!廢電池的回收勢在必行。
下一篇:電池充電器是什么原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