鉅大LARGE | 點擊量:4235次 | 2020年12月16日
磷酸鐵鋰不容忽視的根本缺陷
目前,磷酸鐵鋰是我國電力鋰離子電池的重要負極材料。政府的市場分析師、科研機構、公司甚至證券公司都看好這種材料,認為它是動力鋰離子電池的發展方向。分析其原因,首先是以下兩點之一:第一是受美國研發方向的影響,A123公司首先選擇做磷酸鐵鋰離子電池正極材料。其次,我國還沒有制備出具有良好高溫循環和儲存功能的動態鋰離子電池錳酸鋰材料。但是,磷酸鐵鋰也有不容忽視的根本缺陷,總結如下:
1.在制備磷酸鐵鋰的燒結過程中,氧化鐵有可能在高溫回收氣氛中被還原為單質鐵。簡單的鐵會造成電池的微短路,是電池中最忌諱的材料。這就是為何日本一直拒絕將這種材料用作鋰離子電池的正極材料的重要原因。
2.磷酸鐵鋰在功能上存在一些缺點,如振動密度低、壓實密度小,導致鋰離子電池能量密度低。低溫功能差,即使納米和碳涂層也沒有解決這個問題。美國阿貢國家實驗室能量存儲系統中心主任DonHillebrand博士談到了磷酸鐵鋰離子電池在低溫下的應用。盡管一些制造商聲稱磷酸鐵鋰離子電池在低溫下能很好地工作,但這是在放電電流小、截止電壓低的情況下。在這種情況下,設備無法啟動作業。
3、材料的制備成本和電池的制造成本較高,電池的產率較低,一性差異。磷酸鐵鋰的納濾和碳涂層在去除材料的電化學性能的同時,也導致了其他問題,如能量密度降低、成本降低、電極加工不良、嚴格的環境要求等。盡管在磷酸亞鐵鋰的化學元素,鐵和P非常豐富,成本也低,但磷酸亞鐵鋰的產品成本不低,即使早期的開發成本,材料技術成本+準備電池的成本較高,會使最后的單位能量儲存成本高。
4.產品均勻性不同。目前,國內還沒有一家磷酸鐵鋰材料廠可以處理這個問題。從材料制備的角度看,磷酸鐵鋰反應是一個雜亂的多相反應,包括固相磷酸鹽、氧化鐵和鋰鹽,加上碳前驅體和回收氣相。在這種混亂的反應中,很難保證反應的均勻性。
5.知識產權。第一份磷酸鐵鋰專利申請由FXMITTERMAIER&SOEHNEOHG(DE)于1993年六月二十五日獲得,申請效果于1993年八月十九日公布。磷酸鐵鋰專利歸德克薩斯大學所有,碳覆蓋專利歸加拿大人所有。這兩項基本專利無法繞過過去,假設用成本掛鉤來計算專利使用費,產品成本將進一步跋涉。
此外,從開發和生產鋰離子電池的相關經驗來看,日本是第一個將鋰離子電池商業化的國家,一直占據著高端鋰離子電池市場。美國雖然在一些基礎研究方面處于領先地位,但還沒有制造出大型鋰離子電池。因此,日本選擇改性錳酸鋰作為動力鋰離子電池的負極材料更為合理。即使在美國,磷酸鐵鋰和錳酸鋰作為鋰離子電池正極材料的比例也相當,聯邦政府也支持這兩種系統的發展。鑒于上述問題,磷酸鐵鋰在新能源汽車等領域難以作為動力鋰離子電池的正極材料。假設能夠解決錳酸鋰高溫循環和儲存功能存在的問題,憑借其低成本和高倍增器功能的優勢,在鋰離子電池的動力應用方面將有很大的潛力。
下一篇:新型鋰離子電池的作業原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