鉅大LARGE | 點擊量:740次 | 2021年04月19日
電池技術不突破,新能源電動汽車就不能成為主流嗎?
電池作為新能源電動汽車的核心部件,一直備受關注,新能源電動汽車不斷發生自燃事件,以及冬天到來續航里程成為人們最擔憂的問題,讓人們不得不再度思考政策驅動下的新能源電動汽車,它所使用的動力鋰電池的安全性和實用性。
在補貼的誘惑之下,出現了一堆騙補的公司,那些車更是不必再提。現在補貼政策調整后,工況續航小于150公里,是沒有國補的,工況續航大于400公里,可以拿5萬元。為了拿到更多補貼,車企不得不用盡方法新增電動汽車的續航里程,在電池技術不突破的情況下,一方面通過加大電池容量,另一方面應用高密度的電池,讓電動汽車續航里程不斷被刷新。但是加大電池容量后,由于重量幾點呀加大,假如不提升車架、電器件等響應零部件的質量標準,就會帶來機械和電器安全問題,而且購買成本和更換成本大大新增了,安全性更低了!絕大多數采用三元鋰離子電池等高密度電池的電動汽車,仍然存在技術不成熟、故障率高、安全狀態不穩定!
阻礙新能源電動汽車發展的絕對不只是電池技術不突破,還有電器件、配套設施等,所以,短時間內新能源電動汽車不能成為主流,但這不代表新能源電動汽車以后不會成為主流。
拿老捷達舉例子,油箱大小55L,一箱油大概可以跑600公里,但是跑完這600公里,沒有了加油站相同還是沒有用,所以說,在續航里程這方面,阻礙新能源汽車發展的不是電池技術,而是配套設施,沒有充電站,電池就算可以續航600公里,你還是會覺得它續航短!而就算有了足夠多的充電站,按照最快的充電時間,30分鐘,充滿80%的電量,那么與汽車相比,加油只用35分鐘,還是沒有優勢!
但是,大家別忘了,選擇新能源電動汽車是為了什么,全球發展大趨勢,環保出行已經成為主流,燃油汽車排放的有毒氣體污染環境,危害人類健康,人所周知。
充電溫度:0~45℃
-放電溫度:-40~+55℃
-40℃最大放電倍率:1C
-40℃ 0.5放電容量保持率≥70%
一輛新能源電動汽車,續航里程150公里都足以滿足,上下班、出街購物、買菜的需求,一年行駛一萬公里,五年到十年基本不是換新就是報廢,但是這段時間卻省下了汽油,減少了二氧化碳等氣體的排放,減少了尾氣對人類的傷害。電能可以由風能、太陽能轉化,不一定是燒煤,電池污染可以統一處理,制定標準,嚴格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