鉅大LARGE | 點擊量:1271次 | 2018年07月14日
BMS企業將承受降價重壓 市場由分散趨向集中
近期,多位BMS企業人士均向高工鋰電表示,待2018新能源補貼退坡新政落地,成本壓力傳導下,BMS企業也將承受降價重壓,預計價格或將比2017年再降20%以上。
與此同時,BMS相關行業標準也有望在2018年年內發布,隨著行業標準規范逐漸確立,BMS行業大浪淘沙的局面將會逐漸顯現。而由此影響最大的當屬第三方BMS企業。
相關統計數據顯示,2017年1-11月在產的1391款新能源車型中,電池廠自營BMS占674款,第三方BMS占499款,BMS+PACK模式占134款,整車廠自營BMS占64款,其他未注明20款。
從數據來看,第三方BMS企業依然在BMS市場上扮演著重要角色。究其原因,一是,囿于技術積累及成本要求等原因,整車廠先期對于BMS技術涉及較少;二是,伴隨新能源汽車產業政策紅利,加上BMS進入門檻較低,近幾年第三方BMS企業如雨后春筍般迅速涌現。
業內人士普遍認為,由于BMS市場產品同質化現象嚴重,技術實力參差不齊,隨著補貼退坡,價格博弈加劇,BMS相關標準確立,再加上多方勢力的加速搶食,2018年第三方BMS市場洗牌淘汰的局面將更快顯現。BMS市場也將由分散變成為集中。
第三方BMS企業如何承壓
在2017高工鋰電&電動車年會上,深圳市國新動力科技有限公司總經理鄧杰與深圳市超思維電子股份有限公司副總經理文藝均在演講中指出,隨著補貼退坡電池廠壓力增大,BMS作為電池系統的關鍵部件之一,降低其成本對降低電池系統成本也至關重要。
從具體實施措施來看,采取通用化、集成化、功能簡化等措施是第三方BMS企業普遍認可的降成本方式。
?、通用化:在不同的車型項目中使用相同電子元器件、功能模塊;
?、集成化:下一代ASIC芯片主控芯片,集成更多的功能;
?、功能簡化:除了單體保護、電池狀態監控功能,其他功能可以轉移到整車VCU中;
?、規模化生產:在生產方面,提高產線自動化水平,規模化生產也可以有效降低成本。
此外,高工鋰電還了解到,即使是有能力做BMS的電池企業或者整車企業,也不一定會完全自己做,還是會分一部分份額購買第三方的BMS。原因是一方面來自終端客戶的特定需求,另一方面與供應鏈管理、成本管控有關。
因此,以技術創新為導向,嚴控品質與成本,與車企、電池企業形成深度合作綁定的第三方BMS企業才能在激烈的競爭中大概率勝出。
BMS市場格局悄然重構
事實上,第三方BMS企業占據主導的市場格局已經悄然改變。
“未來第三方BMS市場除了形成少數行業巨頭之外,多數BMS企業將向整車廠或電池廠靠攏融合。”一位BMS行業人士表示。
BMS技術對于整車而言非常關鍵,肩負著電池參數監測、電池狀態估計、在線故障診斷、充電控制、自動均衡、熱管理等至關重要的電池保護功能。然而國內BMS的先期發展以及研發體系決定了第三方BMS企業的誕生與市場控制。
在國外,BMS從功能定義開始,就由整車廠牽頭主導,然后找第三方BMS企業進行產品設計,最后找生產企業進行生產,三方共同決定電池包的BMS匹配方案。反觀國內,囿于技術積累以及成本要求等原因,整車企業先期對于BMS技術涉及較少。
不可否認的是,目前,國內整車廠及電池廠對于BMS技術的“控制欲”已在不斷增強。
據不完全統計,整車廠和電池廠兼并購/參股第三方BMS企業的公開信息包括:桑頓入股優旦科技,時空電動參股高泰昊能,眾泰新能源全資收購杰能動力,德賽電池通過控股子公司參股億能電子,上汽旗下專業投資子公司參股鉅威動力等。
另一位業內人士也向高工鋰電透露,整車廠和電池廠還會以各種形式投資參股第三方BMS企業,但是不會具體對外公布,因為這樣會在某種程度上影響第三方BMS企業的對外供應。
“當前,部分車企還通過第三方貼牌的方式控制了BMS供應鏈。”鄧杰表示,整車廠和電池廠通過兼并購、參股控制第三方BMS企業案例正在不斷增多,這也將成為未來的一大趨勢。
鄧杰直言,整車廠和電池廠會優先考慮參股或兼并購技術實力占優、產能充足保證、性價比占優的第三方BMS企業,技術空心化、體量實力較弱的企業將面臨淘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