鉅大LARGE | 點擊量:670次 | 2021年08月11日
廣州市工信局新政策,向燃料動力鋰電池汽車產業轉型
廣州市工信局公布《廣州市推進汽車產業加快轉型升級的工作意見(征求意見稿)》,表示要加快推進廣州市汽車產業轉型升級,搶占將來汽車產業制高點,培育新的經濟上升點,實現高質量發展。
在《征求意見稿》中表示,緊抓粵港澳大灣區建設的重大機遇,以智能網聯新能源汽車為沖破口,將廣州打造成為全球知名的汽車之城。值得留意的是,《征求意見稿》明確提出了新能源汽車方面燃料動力鋰電池的明確發展目標和任務。
燃料動力鋰電池汽車的發展目標
力爭到2020年,開發出具有自主核心技術的氫燃料動力鋰電池乘用車,新能源汽車產量占全市汽車產量20%以上,進入全國前五;到2025年,實現氫燃料動力鋰電池汽車初步商業化運營,新能源汽車年產量占全市產量30%以上,進入全國前三。
燃料動力鋰電池汽車的發展任務
充電溫度:0~45℃
-放電溫度:-40~+55℃
-40℃最大放電倍率:1C
-40℃ 0.5放電容量保持率≥70%
加快燃料動力鋰電池汽車產業化。支持整車骨干公司通過“自主創新+引進國際技術”的技術路線,加快氫燃料乘用車研發和產業化;推進加氫基礎設施建設,加快布局建設加氫站;建設氫燃料動力鋰電池汽車商業運營示范區,重點在公共交通、物流等范疇開展示范運營。(市發展改革委牽頭負責)對新引進具有核心技術的氫燃料汽車產業項目,市財政按項目總投資額給予不超過30%的補助,最高不超過500萬元。(市工業和信息化局牽頭負責)
相關支撐體系
在平臺建設方面,組建粵港澳汽車產業技術創新聯盟。支持氫燃料動力鋰電池動力系統集成創新中心建設。對智能網聯新能源汽車范疇新認定的國家級、省級創新平臺,分別給予3000萬、1000萬元一次性補助;對創新平臺孵化的產業化項目,給予最高不超過1億元的筆直股權投資支持。(市工業和信息化局牽頭負責)
在標準提升方面,支持整車骨干公司聯合國家檢驗測試機構,制定公司標準、團體標準,積極參與國家、行業純電動汽車、燃料動力鋰電池、智能網聯汽車標準體系研究,以及標準體系規劃和路線圖的制定(市市場監督管理局牽頭負責)以汽車智能制造標準為主攻方向,打造“互聯網+協同制造”新引擎。支持本地汽車裝備制造公司與整車加工公司開展聯合研發,重點攻關汽車專用裝備、工藝、軟件等關鍵技術,推動建立貫穿產品全生命周期的協同管理系統,推進虛擬制造、設計可視化、制造數字化、服務遠程化,實現大批量定制化加工。(市工業和信息化局牽頭負責)
廣州是汽車之城,汽車產業是這座一線城市的支柱產業。2018年,廣州汽車產量達296.52萬輛,占全國比重超過10%。不過,當前在汽車產業承受一定壓力的背景下,2018年廣州汽車產量下降4.6%,降幅超過同期全國的4.1%。
廣州市緊要的乘用車公司如廣汽集團都早已布局燃料動力鋰電池乘用車,此次公布的2020年開發出具有自主核心技術的氫燃料動力鋰電池乘用車的目標仿佛并不難實現。與此同時,廣州市還在不斷完善加氫站等基礎設施建設,在今年五月份,廣州黃浦區首座加氫示范站正式投入使用。不久前廣州市發改委在《廣州市發展改革委有關市政協十三屆三次會議第2061號提案答復的函》中表示穩步做好加氫站建設,推動燃料動力鋰電池汽車運營示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