鉅大LARGE | 點擊量:994次 | 2021年09月21日
李嘉誠重資整合光伏電池及儲能市場
2011年有關新能源行業可謂多事之秋。產量過剩導致的嚴酷價格戰使太陽能光伏和風電制造商們利潤急劇縮水。小光伏公司忙著抱團和自救,大光伏公司則忙著雙反和辟謠。然而在行業寒冬期,資本大佬們卻相繼逆勢殺入,一路高歌猛進。前有首富郭臺銘進軍太陽能光伏行業,后有香港首富李嘉誠進軍新能源汽車行業。
據一位接近中聚電池人士向記者透露,經過4輪投資,李嘉誠對主營儲能和車用鋰離子電池上市公司中聚電池的投資總計為港幣7.2億元,已成為其第二大股東。
他還進一步告訴記者,李嘉誠有關新能源行業的前景非常看好。明年,以中聚電池為平臺,一場新能源電池行業的整合正在悄悄醞釀。
李嘉誠成中聚第二股東
中聚電池是李嘉誠在國內新能源領域迄今為止最大的一筆投資。
充電溫度:0~45℃
-放電溫度:-40~+55℃
-40℃最大放電倍率:1C
-40℃ 0.5放電容量保持率≥70%
根據中聚電池中報顯示,2010年一月,李嘉誠以個人名義,以0.73港元每股的價格認購中聚電池4億股。隨后2011年五月,李嘉誠再次以0.62港元每股的價格增持中聚電池2億股,持股比例5.83%,成為其第五大股東。
但李嘉誠在中聚電池的投資并不只是臺面上看到的那么多。據一位接近中聚電池的人士向記者透露,事實上李嘉誠目前已經是中聚電池的第二大股東。
2011年八月九日,中聚電池進行兩輪定向增發,上述接近中聚電池人士透露,其中有一次定向增發是專門針對李嘉誠進行的。這兩輪定向增發總共配發7億股,每股價格0.52元。而其中6億股實際上就是由李嘉誠購買。不過李嘉誠沒有用個人名義,而是以其名下的李嘉誠加拿大基金和李嘉誠海外基金的名義分別認購3億股。其余1億股向公眾開放。
之所以李嘉誠用2個基金會分別認購,是因為持股比例超過5%的股東必須披露,而持股6億股將會超過5%,而3億就不到5%。上述接近中聚的人士告訴記者。
經過4輪投資,李嘉誠對中聚電池總持股12億,為其第二大股東,持股比例接近11%,累計斥資港幣7.2億元左右。而中聚電池也成為李嘉誠在國內最大的一筆新能源項目投資。
而在此之前,李嘉誠在國內的新能源領域另有一個投資項目為港幣2億元投資鉑陽太陽能。根據網站資料顯示,鉑陽太陽能技術控股有限公司專注供應經過驗證的大規模薄膜太陽能光伏電池生產設備及整套光伏生產線。
藍海在儲能行業
2011年十二月二十八日,國家973計劃首席科學家馬紫峰在香港國際新能源電池會議上對記者表示,發展新能源領域的壁壘在于新能源電池。電動汽車運行、智能電網調峰、新能源并網發電,核心部件都是新能源電池。而目前國內在儲能電池領域的發展情況遠沒有中游的發電端和下游的應用端成熟。
而在儲能電池市場的需求在將來將比汽車電池的市場更大。中聚電池副總裁謝能尹告訴記者,未來電網改造和移動通信網絡基站的電源設備改造是儲能電池最大的一塊市場。
他向記者舉例,我國移動將與未來5年更新其通訊基站所有后備電源系統,將全部采用鋰離子電池。按照每個基站要鋰離子電池9600安培小時計算,中移動超過10萬個基站將計劃帶來10億安培小時的市場。按照目前每安培小時8元的市場價格,這一市場的規模達到80億元。
中聚電池總經理陳健還透露,目前中聚電池已經成為我國移動河南省200臺發射站的指定供應商之一。
陳還透露,中聚電池目前參與國家電網電動汽車換電項目,而未來將把重心轉移到儲電調峰項目上來,這一市場的規模將更大。
現在新能源電池處在一個群雄逐鹿的時期,這是一個非常好的整合機會。中聚電池一位內部人士告訴記者。他透露,中聚電池明年將在行業內進行大規模的整合。
談到整合思路,該內部人士表示,中聚目前鋰離子電池產量1.2億安培,為全國最大,并且資金雄厚,不會為了產量而整合小公司。中聚看重的只有兩點,即銷售渠道和技術。
他還透露,中聚的整合范圍還包括鋰離子電池上游和下游公司,即隔膜公司和下游應用端。
上一篇:蓄電池行業的污染問題的分析
下一篇:釩電池將改變未來新能源儲能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