鉅大LARGE | 點擊量:501次 | 2021年10月27日
新能源汽車大熱 動力鋰電池之“火”能燒多旺?
到2020年,國內新能源汽車的保有量將達到500萬輛。假如按照這一數字,未來新能源動力鋰離子電池的需求空間巨大。極具潛力的市場讓動力鋰離子電池行業的上下游為之瘋狂。二級市場概念股被熱炒,各路資本競相涌入,公司紛紛加速投產,看上去一片繁榮的景象背后,也有無數業內人士心存擔憂:“動力鋰離子電池產業尚未發展起來就已經過剩了。”
面對當前動力鋰離子電池行業的瘋狂投入,擔憂可能導致產量過剩是可以理解的。畢竟過去與之發展相似的“朝陽產業”——光伏行業,在經歷黃金十年的擴張后,產量過剩等多重問題已把整個行業逼入困境。
目前動力鋰離子電池的缺口已達2Gwh左右,遠跟不上新能源汽車發展的腳步,但假如“一哄而上”,廠家增產步伐過快,又有可能會從緊缺轉入“弱平衡”,再變成產量過剩。那么,動力鋰離子電池之“火”究竟能燒多旺?
2020年成為新能源汽車強國,是我國加快發展節能與新能源汽車的一個目標。我們了解,要推動綠色發展,搶占國際競爭制高點,就必須搶先布局一些順應時代發展的新興產業。近年來,國務院加快部署全國節能與新能源汽車產業發展,并落實完善相關政策,也是基于以上原因。有人形象地比喻,我國當前為加快發展節能與新能源汽車射出了兩支強勁之箭。“第一支箭”是大力推進充電設施建設,“第二支箭”就是實現動力鋰離子電池革命性突破。這分別是從供給和需求兩方面來發力,其中的動力鋰離子電池研發是發展好新能源汽車的核心工作。
因此,討論動力鋰離子電池之“火”能燒多旺,并不能簡單拿未來的行業產量與新能源汽車的發展量進行比較。
充電溫度:0~45℃
-放電溫度:-40~+55℃
-40℃最大放電倍率:1C
-40℃ 0.5放電容量保持率≥70%
其一,從“一哄而上”到“一哄而散”的原因很多,關鍵就是行業產量利用不足。
國務院的促進政策中,諸如打破保護壁壘、取消限行限購,以及提出要建立統一開放、有序競爭的全國市場,尤其是研究制定燃油消耗量管理辦法,建立油耗積分交易制度等等,其實都是著力于市場層面。只有真正貫徹“市場主導、創新驅動、重點突破、協調發展”的原則,才能科學、合理、有序地整合行業產量,改變可能出現的無序競爭局面。
其二,創新驅動是我國動力鋰離子電池業發展的不竭動力。石墨烯電池充電10分鐘跑1000公里,這是產業應用研究的一個重要進展。將來我國的動力鋰離子電池產業能不能持續爆發式發展,很重要的一點就是要加強技術創新。
動力鋰離子電池延長壽命,其實等于給動力鋰離子電池業的發展“延長壽命”。假如不能取得技術上的創新突破,我國動力鋰離子電池業發展的就僅僅是巨量產量、過剩產量,而非優勢產量。
剛剛閉幕的十八屆五中全會提出,要把創新擺在國家發展全局的核心位置,深入執行創新驅動發展戰略,發揮科技創新在全面創新中的引領用途。可以說,節能環保、新能源、新材料、航天、先進裝備制造、新能源汽車、高技術服務業等戰略性新興產業將迎來發展良機,而這無疑也將帶動動力鋰離子電池產業的發展。
發展動力鋰離子電池產業,要以此為契機,充分發揮市場用途,提高創新能力,尤其是提升產品的品質,從而使我國的動力鋰離子電池產業成為全球產業的領先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