鉅大LARGE | 點擊量:550次 | 2021年12月20日
到2025年:每天將丟棄多達 7800 萬塊電池
如果不采取任何措施來延長物聯網設備的使用壽命,到2025年,全球每天將丟棄約7800萬塊為物聯網設備供電的電池。這個可怕的統計數據來自EnABLES,這是一個歐盟資助的項目,它敦促研究人員和技術人員采取行動,確保電池比它們供電的設備壽命更長。
憑借從溫度和CO2傳感器到資產跟蹤標簽和智能繃帶等設備,物聯網有潛力應對世界上一些最大的挑戰。但是,如果要真正造福社會,物聯網創新需要解決在為不斷增加的物聯網設備提供動力方面存在的技術差距。
EnABLES研究人員在最近的一份立場文件中概述了他們提高物聯網設備電池壽命的關鍵建議。該報告強調需要從環境中獲取可用能量以延長電池使用壽命,同時降低物聯網設備的能耗。
實現電池供電自主的方式
EnABLES項目協調員愛爾蘭科克大學廷德爾國家研究所的GiorgosFagas博士在項目網站上發布的新聞中表示,感謝EnABLES歐洲研究基礎設施及其合作伙伴,歐盟已經建立了完善的在該領域的科學和技術領先地位。EnABLES文件建議采取更多行動,以保持輕松有效地獲取科學專業知識、最先進的設施和現有技術平臺。保持在以下領域的戰略優勢歐洲和EnABLES已經創造的勢頭,從長遠來看,有必要創建可持續的電力物聯網基礎設施。
充電溫度:0~45℃
-放電溫度:-40~+55℃
-40℃最大放電倍率:1C
-40℃ 0.5放電容量保持率≥70%
目標是通過可持續充電的電池實現電力自主。項目合作伙伴正在努力推動關鍵的電力物聯網進展,以收集光、熱和振動等環境能量并將其轉化為電能。與此同時,他們專注于最大限度地減少物聯網傳感器消耗的能量。這條新聞提供了可持續供電的物聯網基礎設施優勢的一個顯著例子,一張信用卡大小的太陽能電池板可以無限期地為辦公室的溫度和濕度傳感器供電,它說。
目前,大多數設備的使用壽命超過10年,而為其供電的電池只能使用2年或更短的時間。結果是多次更換電池,隨之而來的經濟和環境缺陷與每天需要制造和處理數億個電池有關。另一個后果是設備停機時間和維護權衡,并且存在許多未開發的機會,可以在醫療和環境等領域使用物聯網設備,在這些領域,在設備的整個生命周期內提供可靠的電源至關重要。
我們需要徹底改變我們設計、制造、使用和擺脫事物的方式,同樣來自Tyndall的MikeHayes說道,這意味著我們需要從一開始就考慮電池壽命,在產品設計的早期階段。我們需要根據他們所做的選擇就電池消耗的影響向主要利益相關者和公眾提供建議,我們需要努力與行業一起,以確定潛在降低電力消耗和需求。根據海耶斯的說法,要使物聯網可持續性取得成功,它需要跨學科協作完成,正如EnABLES(支持物聯網的歐洲基礎設施)所證明的那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