鉅大LARGE | 點擊量:494次 | 2022年07月06日
鋰電上下游公司業績分化 動力鋰電池迎來"下半場"競爭
近期,鋰電公司紛紛披露年報或業績預告。從這些報告看來,其產業鏈上下游可用"幾家歡喜幾家愁"來形容。其中,以鋰、鈷和鋰電池正極材料為代表的部分公司賺得盆滿缽滿,如天齊鋰業(002466,SZ)更新后的業績快報顯示,公司預計2017年凈利同比增42.35%;華友鈷業(603799,SH)預計2017年實現凈利潤同比增逾20倍。
上游公司業績大增、毛利提升,但動力鋰電池公司的毛利率卻出現不同程度的下降,其中既有上游擠壓的原因,也有下游車廠成本轉嫁的因素。和此同時,隨著新能源車補貼政策逐步退出,行業將迎來更加殘酷的"下半場"。除了上游產品漲價,下游車廠的成本轉嫁也對動力鋰電池公司構成重壓。此前,湖北省汽車學會副秘書長雷洪鈞曾表示,"整車廠將補貼退坡的壓力轉向動力鋰電池,是不可逆轉的,沒有討價還價的余地。"
據相關了解,動力鋰電池是新能源汽車的核心零配件,占整車成本的40%,甚至更高,動力鋰電池公司如能做到以較高效率、較低成本從廢棄電池中提煉回收鈷、鋰等資源,那么公司將實現有效的成本控制。
目前已有不少公司宣布將投建電池回收項目。三月十日,駱駝股份(601311,SH)公布通告稱,預計投資50億元建設動力鋰電池梯次利用及再生產業園項目,達產后將形成年回收處理約30萬噸廢舊動力鋰電池的能力及相應的正極材料生產量力,實現年產值約75億元;國軒高科也在投資者互動平臺上表示,公司已在電池綜合回收上成立相關公司,目前正在建設回收利用產線。(宗和)